人更丰富的生命价值人民教育出版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16/6169886.html

4月2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青少年阅读教育论坛在江苏省文化古镇——苏州甪直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如何从青少年学生阅读的“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与会的各界专家学者,聚焦“阅读教育”,围绕人文阅读、科普阅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东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云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日春等出席论坛。

为何读?

阅读对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甪直古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长、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早年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的地方,也是他开启自己文学之旅的“第二故乡”。叶圣陶在《谈阅读》一文中提到的“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当天,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也是小说《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以《我的阅读人生》为主题,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和大家分享了阅读给他带来的巨大影响,鼓励孩子们积极阅读。

梁晓声在小学期间,家中就有了藏书。小时候的他会到街上捡废品去卖,每次卖掉的几毛钱就用来买小人书。到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他已经在小人书里读到了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而且那时候是中国一流的连环画家来画小人书,有的学生因为临摹小人书里的画而爱上了这个专业,最后考进了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我非常感谢书籍,它给予了我一种不亚于中小学老师给予的教育和影响。”梁晓声说。

梁晓声认为,只要自己想读,无论是生活在城市或是农村,买书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孩子有没有这个要求,家长有没有这个意识。他还建议孩子可以读一点散文,散文不像长篇小说篇幅太长,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包括亲情、乡情和友情。由于是非虚构类,散文里的情感就显得更真切。梁晓声深情地表示:“祝愿我们在座的孩子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然后一生与书牵手,让文学书籍引领着你们进入到更广泛的书籍的殿堂,成为各类书籍的阅读者。你只有和书籍成为无形的朋友,等你到45岁之后,才越来越会体会到书籍对我们的帮助,竟会是那么地明显。”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作家聂震宁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为题,从一位出版家和作家的角度,分析了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阅读是教育的基础。

聂震宁认为,阅读力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包含读懂文章的基本能力、欣赏判断能力和联系实际、联想创新的能力。学习力则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

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的经验,往往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有阅读的兴趣、习惯,就会很好地化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对学习毅力有非常重要的帮助,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聂震宁说。

读什么?

科普阅读是推动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许多科普佳作,在传递科学之真的同时,也让读者深深地享受文字之美。专家们建议孩子们除了读文学作品外,可以多读一些科普作品。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但还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渝生说。他在《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科普阅读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题演讲中,首先讲述了自己小时的经历。他是重庆生人,3岁的时候走在大街上,问妈妈天为什么是蓝的,云为什么是白的,刮风是不是有人在摇扇,下雨是不是天上有人往下泼水……所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来看,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科学家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那孩子为什么还不是真正的科学家呢?因为科学家的研究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先要查资料,要知道哪一些科学问题还没有解决,然后再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要发挥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取得科技创新的成果。

如何让孩子从天生的科学家变成真正的科学家?王渝生认为,那就是首先要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还要活读书、读活书。王渝生提出,文学和科普的书都要读。“李政道曾对我讲,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科学和艺术都是追求人的普遍性,都是人的情感和智力的最高境界的发挥。”专研科学的人,不一定通读中国的四书五经,但是要读这三经——《易经》《墨经》《山海经》,因为这“三经”里面,有科学技术,还有科学幻想,这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所以文学和科学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它们同生同长!青少年一定要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代新人!

“我想大家能理解阅读有拥抱知识之乐,有开拓视野之乐,有刨根问底之乐,有丰富精神之乐等等。”天文学家、资深科普作家卞毓麟在《谈谈科普阅读之乐》的主题演讲中,举了多个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在座的人深深体会到科普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是卞毓麟的一篇科普短文,年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地球的“妻子”比喻月球是被地球的引力俘获过来的,好像娶来了一个妻子。“姐妹”是比喻月球和地球有着同样的起源,“女儿”是比喻月球是从地球上分裂出去的。这是对于那个时候月亮从哪里来的三种看法。但是将近20世纪末的时候,出现了月球大碰撞说,卞毓麟又写了《月亮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都是拥抱知识带来的乐趣。

苏州网师园中有一副郑板桥所写的怪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虽然仅仅八个字,但意义深刻。“曾三”是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意思是,颜渊向孔子求教,如何做到“仁”?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禹寸陶分”意思是,晋代的陶侃曾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大禹是圣人,一寸光阴都珍惜,我们大家更应该一分光阴都要珍惜。这是文理融通带来的乐趣。

“希望大家有禹寸陶分的精神,更多地享受科普阅读的乐趣。”卞毓麟说。

如何读?

要有问题意识、贯通意识、体悟意识

阅读的本义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中小学(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分享的主题是《立足阅读本意,回应关键问题,谈语文教材对阅读的引领示范作用》。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阅”字是“具数于门中也”。王立军教授说,是不是在“门中”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在于“具数”,即: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历数。“读”,《说文解字》说:“读,诵书也。”章太炎解释说:“审其意味曰读。”阅读重在“审其意味”,也就是认真审辨作品内在的内在意蕴,这也正是今天需要强调的阅读的核心要义。阅读并非一般地看、观、浏览,而是强调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带有思考、探究、审辨意味地读。

应当如何进行阅读呢?王立军认为,读书虽无定法,但是有几点还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真正“审辨其意味”。二是要有贯通意识。要善于发现阅读对象之间的内在关联,互为参证,相互启发,从而使阅读效果最大化。三是要有体悟意识。阅读要重视涵泳和体悟,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感和韵味,让作品真正走入内心。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王立军认为,教材肩负着对阅读的引领示范作用,建议老师以教材为本,用好用活教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益处还是在于拓宽生命,丰富思想,滋养精神。阅读为我们穿越古今、博览世界提供了沟通桥梁,‘行万里路’毕竟是有限的,‘读万卷书’更可以赋予我们更为丰富的生命价值。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跨越时间阻隔与古代圣贤对话,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领略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在时空层面得到延伸,拓展宽度,加大厚度,变得更为饱满和多彩。”王立军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文吴俊/摄)

审核:潘瑞凯

责任编辑:杨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8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0520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