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标签化思维,影响你的判断人民
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转载请注明来源
“80后”“90后”“广场舞大妈”“理工男”“小姐姐”……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
与此同时,社会中还产生了“逆向标签化”现象。那些认为看到小贩逃跑,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的人,无形中就成了“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为何会出现“逆向标签化”现象?
网络时代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强弱关系,使原本被固化的强弱关系得以重构,产生了“逆向标签化”现象。
传统意义上的“标签化”主要指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在言语行为上的轻慢或贬损,是一种情感、认知上的阶层偏见。借助网络技术的赋权,弱势群体由此实现了权力天平向自身的倾斜。由于在规模和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弱势群体能够在网络上汇聚成一股声势浩大的舆论力量,对强势群体迅速“围观”,形成“倒逼”之势。
当前,一些人对强者的污名化和对弱者的美化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并且身份(官员与平民、富人与穷人、警察与平民、城管与小贩、老师与学生、医生和病人等)对比越显著,“逆向标签化”越明显。
例如,在年重庆“帽子姐”事件中,保时捷女司机嚣张跋扈的言行及其丈夫的警察官员身份将一起普通的交通纠纷演变为舆论热点,此后,“帽子姐”作为一种标签符号深入人心。在更早的“我爸是李刚”事件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逆向标签化”现象。在肇事者李启铭大喊“我爸是李刚”后,舆论早早为其贴上“富二代”“官二代”的标签,并用谣言建构莫须有的身份和行为,“我爸是李刚”由此作为一种标签符号进入公众的集体记忆中。
除了直接采用既定的认知,人们在特定的公共事件中还常常通过二次创作进行逆向标签化。如果涉及强弱身份的对抗,人们会通过联想叠加的方式将相似议题重新挖掘出来,以证明事件并非偶然发生,而是长期的社会问题所致,将该特定事件予以标签化。
可见,在特定的公共事件中,众多网民往往会先入为主地将该事件与相似议题进行关联性联想,给事件贴上特定标签,构建二元对立话语模式,以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沉淀于公众的集体记忆中。标签在此充当了“弱者反抗的武器”,演变为一种社会抗争的策略。
反向化是逆向化的一种极端方式,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差别。如果说,逆向标签化主要是对强者的污名,那么反向化则是对弱者的美化,甚至当弱者的行为已经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甚至触犯法律,公众也会选择性忽视,这反映了对主流价值观的背离。
反向标签化折射出当下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公众关切多,需要解疑释惑的事情多。此时,强者和弱者的形象都将被标签化和符号化,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