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论坛丨不良贷款处置样本看这家农商银

导读

如何加快化解存量不良,有效防控新增不良,实现轻装上阵,成为农商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江苏南通农商银行从困境、措施和方向等方面,探讨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策略选择和治理措施,为业界展示了真实案例,提供了借鉴样本。

作者:佘俊

江苏南通农商银行*委书记、董事长

农商行属于“老企业、新银行”,不良贷款遗留问题较多,成因复杂,牵涉面广,想要在短时间内处置,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农商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也决定了贷款的高风险性和不良贷款清降工作的反复性与艰巨性。如何加快化解存量不良,有效防控新增不良,实现轻装上阵,成为农商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江苏南通农商银行为例,从困境、措施和方向等方面,探讨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策略选择和治理措施。

困境:直面清收“堵点”

历史包袱较重。农商行先后经历了农信社、行社分家、农商行改制等阶段。在此过程中,原有的不良资产并未得到充分化解,遗留问题较多。同时,受经济动能新旧转换,农商行经营区域内信贷业务介入较深,以及不良监管口径调整(鼓励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监管要求夯实资产质量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风险不断累积增加,隐性风险提前充分暴露,不良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清收渠道较窄。不良清降主要依靠核销、自主清收、司法催收等方式,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清收进度缓慢、时间战线较长、处置效率不高,以抵押类贷款为例,诉讼、拍卖执行处置时间较长,完整的处置流程至少需8-9个月。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案件的立案、开庭、执行时间相较平时周期更长,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清收进程。

诉讼执行困难。不少案件虽然“胜诉”,但存在“执行难”问题。一方面,经济下行期抵押物变现困难,许多抵押物在拍卖时无人问津,流拍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农商行处于弱势地位。地方*府和司法部门出于对社会稳定等*治因素的考虑,在银企出现债权纠纷时,对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偏护现象。实践中,若抵押物为贷款人唯一住房,则更难处置。

落实债权较难。一方面,债务人和企业的资产查询存在困难。在申请执行案件时往往需要自行提供财产线索,但农商行除了查征信,或者增加诉讼成本到房屋登记管理部门查询债务人的住房等途径外,难以查寻到债务人的银行存款或是其他动产;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恶意转移财产或破产的形式逃废债务。一些企业法人在企业运转出现问题之后,采取“金蝉脱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方式逃废债务。如私自处置抵押资产,恶意设置租赁关系,采取破产、合并、分立等形式逃废金融债务,稀释对银行的受偿比例。甚至一些债务人或担保人在法院败诉后,通过向监管部门缠诉、重复恶意投诉等方式,逼迫农商行让步,实现逃废债的目的。

机制运行不畅。在清收力量方面,支行人员数量、精力有限,在业务经营之余,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清收战役中;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条块分离、职能分散、激励考核不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清收处置成效的重要因素。

行动:以“+N”新打法“降旧”

面对压力和挑战,南通农商银行始终把防范化解信用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N”工作法,即紧盯一个目标、依托两大系统、建立三项机制、突出四个重点、攻坚N维方略,扎实推进不良贷款清降。在近三年经济下行周期中,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占比和拨备覆盖率“两降一升”。自年至年12月,全行累计清收处置表内外不良资产笔,清收处置金额28.54亿元,其中现金方式收回17.74亿元,现金回收率62.16%。至年末,贷款利息回收率达到97.45%,较年末上升5.87个百分点。

(一)紧盯“一个目标”明晰思路。

在全行上下明确不良贷款是“发展之碍、经营之累”,必须施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发非常之力,咬定清降目标,明确清收思路。

一是突出一个“活”字。针对实际情况,一案一策,分类施治,既对恶意逃废债务的失信企业严厉惩处,对经营无望的僵尸企业快速处置,也对暂时困难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诚信企业真诚相助。

二是突出一个“实”字。处置不良贷款注重平衡成本、效益、效率和风险,避免出现“冰棍效应”——在长时间的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价值越来越低。同时,在清收处置过程中,做到依法合规、规范运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突出一个“合”字。推动建立不良贷款处置联动机制,在与地方*府、金融办、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的基础上,形成化解合力,营造良好的清收氛围。

(二)依托“两大系统”强化管理

为不良贷款管理插上“科技之翼”,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搭建不良贷款系统。将历年来表内外不良贷款信息全部纳入系统平台管理,实现了从不良贷款产生、预警、催收、诉讼、立案的流程化管理。

另一方面,借助风险预警系统。充分运用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对已核销贷款的借款人、担保人银行账户资金变动情况进行监控,助力清收人员及时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和防控手段。

(三)建立“三项机制”协同作战

组建不良贷款清降“专家团”。形成“资产管理部+清收专业支行+清收大队”联动的清收格局。

一是优化专属部门职能。将资产保全部由业务部门转变为管理部门,把懂法律、善管理、有责任的骨干力量充实到资产管理部,专人专责负责全行不良贷款管理、考核、统计、集中诉讼等工作,强化不良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二是设置清收专业支行。将秦灶支行设为清收专业支行,配置管理人员1名、专业清收员24名。将全行不良贷款借据、档案和日常管理工作集中至清收支行,实行“专业化、专职化、集中化”清收。

三是成立清收专职团队。专职清收大队下设七个清收小组,七个小组重点突出、各自分工,互相PK,同时又协同清收。如在叠石桥支行设立家纺清收小组,围绕川姜地区家纺行业的不良贷款开展集中清收;在竹行支行设立钢丝绳行业清收小组,重点对竹行、小海及张芝山地区钢丝绳及相关行业不良贷款集中清收,通过分行业、分组清收,提高清收效率。

构建风险贷款化解“联合*”。建立总行与支行上下联动、部门之间相互协同、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清收工作格局。整合信贷管理部和授信审批部职能,新设信贷管理部,落实瑕疵贷款盘活处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健全分类作战、整体联动的风险处置机制。信贷管理部、资产保全部分别牵头瑕疵贷款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风险管理、审计稽核、内控合规等部门提前介入新增不良和损失责任认定;相关支行全面搜集掌握客户第一手资料,深入排查客户核心资产,及时协调法院查封保全,共同推进处置工作进程。

优化配套考核奖惩“指挥棒”。建立“专项考核+目标责任”的激励机制。对存量不良贷款实行集中名单制管理,通过内部分组PK、单价制考核、绩效全额挂钩、费用独立核算等专项考核管理。同时,在下达全年不良清收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内部不良清收招标,通过竞标,按任务高者中标的原则,提升竞标任务量,并根据处置方式、难易程度、处置成效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奖励标准,充分调动清收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突出“四个重点”依法清收

依法清收始终是维护债权的主要路径,也是不良清收的成功法宝。

一是把握主动,重点提高清收前瞻性。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粤ICP备190253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