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发全球新发传染病报告还在遵循百年前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6.html“过去10到15年,我们一直就在预测,类SARS的冠状病毒还会爆发。”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近日在未来论坛组织的十二期“《理解未来》科学讲座: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讲座上说道。“这次新冠说明我们的预言是正确的,但是它的规模远远超过我们这个领域科学家的预测。”王林发在蝙蝠来源的新发传染病领域工作了25年。年,王林发到澳洲联邦科工组织动物健康研究所工作,那里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P4实验室。年,他与合作者在澳大利亚发现并命名了同样源于蝙蝠的亨德拉病毒,它传给人的中间宿主是马。随后,王林发参与了蝙蝠携带的系列致命病原研究,包括尼帕病毒、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在SARS疫情暴发期间,王林发受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参加溯源调查组,从那时起与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合作,发现了蝙蝠携带大量的类SARS病毒。王林发从新冠疫情的发展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例如,在新发传染病报告方面,全世界还在部分遵循多年前的科赫假说,即第一要有病人群体,第二要从病人里面分离到病原,第三体内能培养这个病原,第四放回去它也要能够致同样的病。除了第四以外,大家还是按此“规矩”在办。王林发认为,以后应考虑可否通过高通量测序来报告,举报的不一定是确定的病原,也可以是怀疑的病原。另外,他认为这些病毒不是蝙蝠的错。蝙蝠出现在地球上要比人类早很多年,但由于人类近期的活动造成了蝙蝠与人的共生关系不平衡,所以我们才看到更多的蝙蝠病毒外泄,传染给人类。最后,每次新发传染病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备战不够。SARS已经是规模足够大的新发传染病,但是SARS以后,科研经费和重视程度都退回去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新冠病毒到底能不能有一个马上上市的疫苗,能不能对人有保护作用。假如SARS爆发以后的非疫情时期,我们不停地全力以赴的做这个工作的话,也许这一次新冠来的时候我们的平台已经有了。”王林发说道。“所以无疫情时期一定要引起重视,所有的科研也好、政策也好、举报系统也好、备战也好,这些工作如果停下来,再下一次战争来的时候,再次暴发新发传染病的时候,我们会犯同样的错。”在直播最后,王林发回答了网友有关蝙蝠来源新发传染病的提问。以下是部分问答实录。Q1蝙蝠是很多病毒进化上的天然宿主,但是亨德拉、埃博拉、MERS都有明确的中间宿主,有多少蝙蝠直接传给人的先例呢?王林发:从历史记载来说很少,假如蝙蝠里的病毒能够直接传染给人,也许人类就不存在了。蝙蝠带有很多能够杀人的病毒。截至目前,西非的埃博拉大规模爆发是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但是还是有争议,蝙蝠是否可以直接传染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另外有些蝙蝠采集的人,比如澳大利亚有蝙蝠保护协会,这些人在蝙蝠生病以后会把蝙蝠保护起来,如果与蝙蝠紧密接触的话,可能蝙蝠直接把病传给人。所以总的来说,自然爆发的很少,除非你跟蝙蝠有一种特殊的接近。Q2蝙蝠是很多人类致病性病毒的携带者,是否所有蝙蝠都带病毒?或者在一个蝙蝠群体里带病毒的比例有多少?王林发:实际上所有哺乳动物都带病毒,蝙蝠也不例外,所有蝙蝠都带病毒,在菊头蝠里和SARS有关的冠状病毒是最集中的。不同的蝙蝠带有不同的病毒,有一定的专一性,当然跨种传播肯定是存在的。Q3在蝙蝠里多数病毒的感染都是无症状感染,也不产生炎症风暴,除了蝙蝠还有哪些动物是这样?为什么不产生炎症风暴?王林发:这是非常大的命题,炎症风暴只是其中一个,我个人认为是和它的进化来适应飞行有关。我刚才已经说了,飞行的时候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过程,比如说心跳那么快、温度又那么高,然后代谢又升高。早期比如说万年前,代谢的次生物会使得细胞积累很多的能够损伤DNA的化学物质,DNA一旦损伤会产生很多免疫和应激反应,包括炎症反应,比如AIM2分子能够和DNA结合然后激活炎症反应。在飞行早期,假如不改变感知和反应的通路,蝙蝠就很难存活,肯定要生病或死亡。所以我认为这几千万年下来的适应,就使得它会产生炎症反应,但不会过高。是否其它动物里面也有这种抑制?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报道。目前蝙蝠现在是特有的,我们现在有几篇文章在写综述,蝙蝠为了抑制炎症风暴已经进化出5个不同的机制,所以这5个保险使得它不产生炎症风暴。搞医学的人都知道,不管你是心脏病也好、脑病也好、眼病也好、传染病也好,基本到50岁以后都是和炎症反应有关,这也是为什么蝙蝠长寿和健康,我们认为这是它一个重大不同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可以做。简单回答就是说我们没有在其它哺乳动物看到类似的情况,蝙蝠里面我们认为它是为了适应飞行,没有这个就活不了多久。Q4蝙蝠的高体温和这些特性有什么关系?王林发:前面有过一篇综述文章,在新发传染病杂志上发过,所谓的发热假设,什么意思?蝙蝠为什么那么成功能够带病毒不发病?就像人一样,人感冒也好,新冠也好,多数病人是发热。为什么发热?大家普遍认为发热就是抗病毒的一个机制。在飞行的时候,蝙蝠体温达到38-42度,这就是它健康的原因。也许它只有一小部分作用,不是主要作用。主要作用还是它的基因和免疫方面。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事实上做过这个实验,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在P4生物安全实验室养过蝙蝠,把怀孕的母蝙蝠从野外带到实验室让它产小蝙蝠,产了以后,从来没有飞过,体温没有到过40度,从来没有被其它的病菌感染过,所以不能像打过疫苗或者其他方法,然后我们把亨德拉病毒放进去,照样没有病变。从这个角度来讲,每天的体温变化也许对抗病毒起一点点作用,但主要的作用还是它的进化、遗传学和免疫学决定了蝙蝠有先天的能力使得它能够感染病毒不发病。Q5如果说新冠病毒和蝙蝠、穿山甲的病毒有一定的关系,蝙蝠的病毒和穿山甲的病毒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蝙蝠的病毒和穿山甲的病毒怎样交换遗传信息,是通过重组还是什么机制来完成的?请您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王林发:我个人认为,现在媒体上把什么事情都说的太简单了。首先,石正丽老师的文章出来以后,蝙蝠病毒是96%同源相似性,大家都觉得这个同源性最高。然后又出来了一个穿山甲病毒,尽管同源性90%,但是它的受体结合域(RBD)更接近新冠病毒,所以马上有人断定新冠病毒要么是人造的,要么是自然界重组的,重组的方式就是把穿山甲的病毒RBD放到蝙蝠的病毒spike上面。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蝙蝠冠状病毒的人都不会这么想。为什么?在蝙蝠里面还有很多的冠状病毒没有被发现,即使有重组的可能性,重组也不会是一个蝙蝠病毒和穿山甲病毒之间的重组,而是蝙蝠病毒自己的重组。石正丽在两年前发过一篇文章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云南的一个山洞里面,她们经过8年的采样,发现和SARS类似所有的基因序列可以在几十种不同的冠状病毒里面体现出来。假如在全世界采样,我想整个冠状病毒的多源性肯定远远超过现在所谓穿山甲病毒RBD,所以我个人认为石正丽现在这个工作要在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继续做5到10年的话,我们会找到问题的答案。Q6病毒学界很多专家都已经讲过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工制造的,关于这一点希望你再解释一下。王林发:对我来说这很简单,首先是两个命题,观众要知道。现在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受体结合域(RBD)。RBD的改造可以使本来不能感染人的病毒感染人,这是事实。包括前面讲的穿山甲的RBD和新冠比较接近,大家以为只要把穿山甲的RBD放到蝙蝠的病毒载体上就形成了新冠病毒。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RBD只是入侵的一个机制,但是病毒进去以后还面临和宿主免疫之间的抗性,所以我们发现有些ORF现在还不知道功能,但是ORF7、ORF8、ORF10在新冠里面,这些分子也是起作用的。RBD只是进得了,进得了以后能不能复制,能不能致病,这些都是关键的问题。包括前面整个基因组的三分之二,这个和复制转录有关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真的要成功从一个病毒到另外一个病毒,每一个基因的碱基有可能都会起作用,但是怎么才能造出来,肯定要随机了,试这个不成功再试下一个。我要讲一个数字,石正丽发现的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同源性是96%,也就是还有4%的差异。这个概念是什么?3万个碱基对里,4%的差异就是个。我刚才已经说了,每一个碱基在病毒里都有可能使得这个病毒不能在人里面复制或者不能在人里面致病。假如要一个一个去试,随机的制造一个COVID-19又能传播、又能入侵、又能致病的病毒,概率就是1/4的次方。(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上一篇文章: 看完终于明白,现在的HDMI21有这么 下一篇文章: 专家墨子沙龙解读转基因食品天使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