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计划全解17N复合成长体
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打开了社会力量通过举办基金会的方式参与公益事业的制度闸门。自此,基金会数量迅速增长,截止年12月23日,已达家,其中,家(占总数量的76%)是年以后后成立的。年,一群对基金会行业有着强烈使命和担当的秘书长,因为对基金会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共同期待与困惑,经常围聚一起,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彼此砥砺。在连续十多次沙龙后,旨在推动基金会行业交流的平台“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应运而生,年后更名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继续推动行业交流,同时更广泛、深入、持续地建设基金会行业生态,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基金会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大势所向,人才急缺成为最核心的问题,为回应这一紧迫需求,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基金会论坛”)依托12年陪伴秘书长成长发展一路走来的丰富经验,在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的专业指导下,助力基金会新任和后备秘书长成长的“鸿鹄计划”正式启动。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一个基金会能否发展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秘书长,如果通过鸿鹄计划,能够为行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化高层管理人才,那么我国基金会的整体水平、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势必提升,慈善事业在我国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也将更为显著,这也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缓解我国不平衡发展的矛盾。“鸿鹄计划”聚焦新任和后备秘书长关键前三年的核心痛点,通过“1+7+N”的复合成长体系,提升专业技能,丰富行业视野,增强洞察能力,助力其最终成长为卓越的基金会秘书长,引领基金会走向未来。鸿鹄计划公布以来,引发热烈反响,收到非常多的殷切期待和宝贵建议。正式报名将持续至年1月13日24点。本文进一步对鸿鹄计划的相关内容和安排进行说明解析,回应关切,帮助有需求的秘书长选择有效的参与方式。为什么是关键前3年?在数年来的行业工作和调研中,我们从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基金会秘书长身上挖掘成功经验,了解新任和后备秘书长的实际需求,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基金会秘书长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差异。而担任秘书长这一职务的前3年尤为重要,是决定其后续成长发展的关键。快速变革发展的时代和行业需要秘书长们在实战中学习并迭代,这恰好是起步期基金会秘书长的痛点,行业能力建设也鲜为
上一篇文章: 陈昊营销创新要看长期利益汽车大全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