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培钊深入推动出版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
近年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高度重视出版“走出去”工作,将其作为文化企业的一项重要的使命任务,努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版权输出、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方面积极开拓,努力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日,中新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卢培钊。
记者:近年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卢培钊:一是图书版权输出国家与品种取得新突破。版权输出是出版“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们立足科技专业,积极策划外向型图书选题,与国外出版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大力拓展版权输出的渠道,积极参加各项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图书版权输出的质量和效益逐年增强,至今,我社共实现输出图书版权79种(含意向输出)。版权输出国家从原来仅局限于东盟国家,拓展到欧美主流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例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版权输出图书品种也从原先较为单一地农业种养、实用技术、医卫养生等类别,范围拓展至民族医药、历史文化、文物考古、文学艺术、科技学术专著、抗疫防疫、职业教材、科学科普、心理自助等。
二是“抗疫”图书输出成为新亮点。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我们积极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向世界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传播科学防护知识,让海外读者受益,我们出版的原创抗疫绘本《打败新型冠状病*——要让孩子知道的卫生好习惯》版权输出美国,这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输出美国的抗疫图书。此外,该书还版权输出了印度、缅甸、越南、中国香港地区。另一抗疫防疫热门图书《老年人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护手册》版权也成功输出了越南、印度。
三是“走出去”精品项目喜获各级资金扶持。年,我们首次向法国版权输出了《我们的广西·海上丝绸之路》,首次入选 “走出去”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并获扶持资金,同时获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走出去” 出版项目。这是我社首次将历史文化类的图书版权输出欧美国家,也是大型出版工程“我们的广西”丛书版权首次输出海外,成为版权输出的新亮点。
四是“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除了内容版权输出外,从年开始,我们积极构建版贸创新平台“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网”,促进中国-东盟出版产业的合作交流,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效应。该项目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采用汉、英、越、泰、马来、印尼、缅甸、老挝、菲律宾、高棉共10种语言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提供版权产品展示、资讯交流、版权代理、版权交易等专业综合服务,项目于年9月启动、年9月正式上线,首批合作的国内外出版机构61家,其中国内57家,东盟国家4家,上线的版权图书品种达多种(含中文、英文及东盟小语种)。
记者:下一步,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何具体打算继续深入推动出版“走出去”?
卢培钊: ,立足专业,发挥特色,努力实现内容输出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努力准确把握国外受众需求和图书传播规律,通过各大线上国际展会、版权代理商等与海外出版商进行线上沟通和接触,主动出击,为图书版权输出的顺利推进努力创造条件。一是根据不同市场的热点和特点,从众多海外出版商中寻找潜在的、 的合作伙伴进行版权合作,将 图书输出海外。二是高度重视对我社的 图书进行宣传与推荐的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实时更新图书的版权信息。保持与外国出版商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出版机构的经常性联系,及时、积极、有针对性地推介版权图书。三是继续借助国家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积极联系海外出版商,开拓新的版权合作机构,扩大版权输出的范围(如尚未涉及欧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力求输出高品质、弘扬主旋律、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 图书。
第二,打造平台,创新模式,努力实现产品输出的融合发展。我们将以“中国-东盟版权贸易服务平台”为抓手,依托技术力量,创新“走出去”产品与业态。首先,努力在较短时间内,上线品种达到种以上,覆盖所有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出版机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网站各项功能,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建成“不落幕的中国东盟图书博览会”。其次,是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积极开展会展论坛交流、实体产品展示、跨境文化电商、产业综合体建设,将项目落地。第三,是版贸产品丰富拓展。目前,网站以图书版权为主,下一步要逐步延伸到影视、音乐、游戏、艺术、文创等领域,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到商业价值,充分发挥真正资源汇集和产业推动的作用,使项目在社会效益方面,建成为广西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个新品牌,同时,在经济效益方面,探索出一条基于内容版权的外向型的文化产业运行的新模式。
来源:中新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