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自媒体,将诗词文化发扬光大有责任
本文目录:
一、先理清楚网络时代诗词发展的一些变化。
(一)网络平台的转变;
(二)自媒体时代诗词发展的契机。
二、当下网络诗词发展的困境。
(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冲突;
(二)平台规则的限制;
(三)“小组”与“超话”。
三、网络诗词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诗歌与图文结合;
(二)诗歌与视频结合;
(三)诗歌与直播结合。
谈到网络诗词的发展,我不由想起贵州清镇的一位民间诗人——李华,他的诗词经历就与网络脱不开关系。他在学习诗词创作之前,曾在务工之中被石头砸伤手指,因此行事有诸多不便,便索性在家自学诗词。没师承,无引导,完全通过手机上网,居然自学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而在他的作品开始见诸网络及报刊之前,他居然都不知道本地有一个诗词创作群体。他的作品待有机会另行分享,我只以他的案例为引子,谈谈网络时代关于诗词发展的建议。如有不当的地方,请读者纠正或补充。
李华的诗词创作,无疑得益于互联网,互联网降低了诗词学习、创作和交流的门槛及成本。而互联网还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诗词的发展会走向何方,能否顺应潮流?现在,我们从诗词、网络两个角度分开解析,或许能够找到一个契合的发展方式。作为诗词爱好者、创作者、编辑,一直有过相关思考,而且也在探索。我有一些自己总结的思路和方法,仅供参考与讨论:
一、先理清楚网络时代诗词发展的一些变化(一)网络平台的转变
就平台来说,一开始出现的社交媒体,成了人们相互沟通的渠道,也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诗词交流不再局限在一个区域、一个组织。后来盛行的论坛、博客、微博、QQ空间、朋友圈等,又成了大家公布作品的阵地,既能交流、又能展示,吸引了不少流量。再后来, 年5月0号,50多位AI业界领袖和专家联署警告:人工智能可能灭绝人类!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个人对这个行业的觉知,我认为AI推着诗人退出历史舞台,不在于能不能实现,而在于愿不愿意,因为技术已经成熟了。
即便人类不灭绝,我们也不禁要感叹:人类大脑不够用了啊!我们言归正传,诗词文化是一种心灵文化,需要静下心来才有爆发的力量。可是静心需要时间成本,这是诗词发展落后的最根本原因。
(二)平台规则的限制
自媒体最大的助力,在于其智能的推广机制,这个推广机制的核心是——信息量。一篇优秀的爆款图文,一段优秀的热门视频,必定有着极具价值的信息量。平台识别信息量的方式便是提取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有方向性的推广分发。那么问题来了,诗词具备什么样的信息量,一首诗能有什么关键词?
显然,诗词的文本特点,决定了这种问题并不具备信息量,至少其信息量极少。诗句是压缩式的语言表达,一字一词,字越少,越精华。而平台关键词至少两字一词,以此来识别作品是文化领域、历史领域、社会领域、美食领域、亦或是其他领域,首诗中很难有一首能够提取领域关键词。所以,面对诗词作品,平台是懵圈的,它不知道该推给谁看,索性就不推荐。就目前来看,仅仅话题功能可以将诗词作品纳入推广机制,但很多优秀作品往往石沉大海,更不要说合格作品了。
头条号曾经举办过类似诗词的扶持活动,可惜其结果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到此,相信你也不得不惊叹于那些粉丝过万的纯诗词账号了吧。
(三)“小组”与“超话”
自媒体平台诗词交流最为集中的地方,要数“小组”与“超话”,但交流质量仍然良莠不齐。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小组”与“超话”。
“小组”的前身是“圈子”,是今日头条为一些细分领域交流所提供的平台,亦或者说是渠道,小组里面有全国各地的诗歌创作者交流,还是很热闹的。百度也曾经开设过“圈子”功能,可惜并未成气候。
“超话”是微博为垂直领域用户提供的交流阵地,和“小组”类似。按说“超话”的由来,比今日头条还要早,因为今日头条诞生之前,微博的诗词交流就已成气候,各类微刊层出不穷,交流也比较激烈。微博中关于诗词的“超话”更不在少数。
在众自媒体平台中,目前唯有头条与微博,存在集中交流诗词的渠道,其他都比较分散。“小组”和“超话”有固定主持人,会定期或不定期发起交流活动,由此产生不少作品。当然,逃不脱的命运是“诗人比作者多”,认真看别人诗歌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发完作品就走,静待别人来读,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网络诗词发展的具体建议前面说过,诗词与自媒体结合,有破圈的可能性,我长期研究自媒体,坚信这个命题的可行性。并且在很早之前就有一些构思,现在来看,很多地方还未有人尝试,而一些点子已被别人发展成头部账号了。精力实在不够,就给大家分享了吧。
自媒体有三大体裁:图文、视频和直播(这里的“体裁”,不是文体的意思)。诗歌若能与这三种体裁完美结合,将产生惊人的效果。
(一)诗歌与图文结合
诗词作品既然受制于平台推广机制,何不再费心一些,让诗词符合平台要求呢?这里并非是说要更改诗词的文体,而是说以图文的形式来写诗词。先不要懵圈,不少大咖在推广诗词文化的时候,他们的图文信息量还是比较高的,在他们的图文之中,诗词作品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说只是文中论述的对象而已。既然诗词缺乏信息量,那么以文章的形式来展示,信息量也就上去了。当然,这样做成本更高。
其实,图文还可以细分为长图文和短图文。长图文最起码字左右才容易出彩,而短图文短则一两句话,多则三五百字,就是人们常说的微头条。长图文最好是发布固定领域的文章,而短图文则不限制,类似于朋友圈的心情语录,或者QQ空间的“说说”,想发啥发啥。诗词可以当成短图文来发布,加上一些解说即可。但要记住,想要有好的效果,解说的文字,需要有信息量。
当然,图片的搭配也很重要。图片需要清晰、唯美,并且与诗词作品内容相关。最后还要保证图片与文章都是原创,否则平台会判定为搬运,不予推荐。
(二)诗歌与视频结合
诗歌与自媒体结合,使得诗歌不再单纯的是诗歌,它具备内容属性;而自媒体也不单纯的是自媒体,它有诗化属性。视频方面,平台上已经有相当的群体,将自己的作品只作为视频推广了,尤其是竖屏视频,而快手与抖音是目前最主要的阵地。
视频的接受度是大于图文的,所有人都会阅读疲劳,但不一定视频疲劳,刷视频可以刷一天,看文章看多了就会累。目前的诗词视频,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这是诗词视频效果不佳的原因。
诗词视频需要具备美感,这要求:
1.诗词作品质量高;
2.视频画面像素高清;
.构图唯美;
4.视频画面与诗词内容有相关性。
能到达这几个要求并且保持更新的账号,没有起不来的,要是再能结合热点,或者融入故事性,效果必定更佳。
(三)诗歌与直播结合
诗歌是自我的情感发泄,又是具有社会活动性质的文化产品,与直播结合的可能性极大,有不少账号在平台上直播写藏头诗,这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很难说现场作诗不可以直播,讲座、沙龙等活动,也都可以直播。戴建业老师可以直播给大家讲解古典诗词作品,意公子也可以直播分享苏轼的诗意人生,诗词专家还可直播替网友改诗,甚至于我也可以直播和大家一起读诗……
直播能给人意想不到的全新交流体验,能让受众面对面感受交流效果,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不同的人畅谈诗意人生,直播真的有无限可能。
诗词与自媒体的结合,唯一的障碍就是技术成本。这就要求诗词创作者在创作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学习摄影、剪辑、运营等知识。当然,团队合作、各自分工也可以尝试。
以上内容是从创作的角度作为主线构思,实际上鉴赏的角度也可以的,我不写诗,就只鉴赏古今诗词作品,完全没问题。鉴赏或者其他角度,与自媒体结合的方式大同小异,不再赘述,交由诸君补充吧。#诗词#那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