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传统文化如何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804/4671427.html9月25日,在孔子诞辰周年之际,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线上举办,中国知网、小鹅通、国学台及滔滔有学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全国1.2万余名教师参与。围绕“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知名学者,多位中小学一线名师展开探讨,共同研究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以及新课标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具体途径、方法。何为“守正”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沈湘平指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守正”意味着传承,激活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守正,首先要对标,遵循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新课标相关文件精神,否则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其次,要总结和发扬好近些年实践当中形成的好经验;再次,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教育教学之道。创新,指的是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要创造性地落实《指南》和新课标的要求。一方面要以创新的呈现方式来完成“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各地、各校、各学科特点,以及教师个人专长,创造性完成“自选动作”。为学须善用加减之法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景林认为,为学要善用加减之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知识会不断地积累增加,用的是“加法”。为学之“益”,须伴之以为道之“损”,减损或消解既成的知识形式所带给我们的思想限制,用的是“减法”。为学,贵在能由博返约,建立起一个内在的一贯之道。杂博之学,不足以为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为学与做人,虽各有其损益、博约、加减两端而不可偏废,然比较而言,于立言立功之事,我们常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些什么,略偏于“日益”或加法;于做人或立德之事,所当考虑者,则多在什么事不能做,略偏重在自我的限制,即“日损”或减法。经典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认为,循序渐进是传统教育中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甚至和经典一样值得我们珍视。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与爱好,只有按教育的逻辑、原则和规律的指引,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和有效地开展。用具象传达意义世界,激发共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朱承认为,人、书、观念、事情、物件、建筑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文本”来加以解读。在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借助生动的案例、具象的事物,调动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更为深入地传达文本背后隐藏的意义世界;利用能够进行意义阐发的人物、故事、话语、物件,去激发学生的心绪和印象并形成共情,从而更好引领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课要重视优秀古诗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郑国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认为优秀诗文汇集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典型认识和体验,对优秀诗文的诵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优秀诗文中语言材料,会在学生的诵读中换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道德与法治要强化传统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审王世光从历史渊源、编写依据、内容特点和实施建议四个方面,阐释了《道德与法治》如何与传统美德相链接,还结合新课标,阐述了传统美德教育应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防癌抗癌科普大讲坛暨首届医患 下一篇文章: 拂晓论坛治心偶得一位老政工的体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