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脉论坛邬书林推进文脉弘扬与创新,需

交汇点讯由光明日报社、江苏省委宣传部、无锡市委举办的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19日上午在无锡拈花湾举行主旨演讲。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邬书林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以《坚定历史自信推进文脉弘扬与创新》为题,进行阐述。“江南文脉论坛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本届论坛在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让我们可以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更好地发挥江南文脉论坛交流思想、汇聚智慧、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邬书林认为,这既是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文脉传承增添了机遇,也是明确了任务。“过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文脉传承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学术、文化等层面进行研究,但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治国理政、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层面,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怎么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因为它关乎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邬书林看来,党的二十大已经对此做出了明确的指引,无论是提出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还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都要求下一步我们要用更高的立意去研究传统文化,弘扬创新,使之更丰富更饱;用更宏观的视野去传承文脉,同时在内容上要吸取世界研究文明史的经验,才能跟世界交流、对话。世界历史反复表明,随着政治变革、思想变化、科技创新带来的社会发展,往往会使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形成就会很好地促进这个地区产生大量的思想成果。邬书林提到,在上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撰写过一本影响世界的重要著作《科学文化史年表》,以年的世界文明全面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化、科技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书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世界的中心是随着思想创新、科技发现、技术进展以及文化繁荣不停漂移的。书中还特别提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进步。当时金属工具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带来了劳动生产力的最大化。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了春秋战国长达年的这种竞争格局。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奠定了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思想渊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放到世界的范畴,放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去考察。在推进中华民族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当中建设世界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文献中心。有这样的思路,我们的文脉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研究会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邬书林认为,要进一步用好现在积累的丰厚条件,按照学术规律、文化规律办事,扎实推进文脉的传承创新与弘扬。一方面要,要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指导原则来考虑文脉的传统创新与弘扬。邬书林提到,在文化普查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形成了24万多种古籍书目,并进行有计划的整理工作。其中,4万多种珍贵古籍已经整理完毕,二十四史已经整理多遍。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例如,我们做了一系列世界文明史上开天辟地、从没有过的大事。长达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我们现在形成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还不善于用国际的方法去总结,所以还是有点‘传不开’。”邬书林由此提出,对文脉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应当按照现在的科学方法,使它学术化、规范化,从而建立起庞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和世界的碰撞中,更好地做好文明传承的工作。“古人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它的脉络怎么样,现在都能让计算机帮我们自己做了,所以我们要自觉地用新技术来建这样的平台,做这样的工作,让我们的文脉传承有更多现代技术的支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洁/文吴俊余萍徐翔(实习生)/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0520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