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集锦论坛五影视史学研究专题论坛
论坛五
影视史学研究专题论坛
10月31日下午13:30-15:30,影视史学研究专题论坛在川影安仁校区绿色报告厅举行。本场论坛由影视史学专委会秘书长、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孔令顺教授主持。学会常务理事、影视史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与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亦中教授担任点评人。
孔令顺教授
田秋生教授
李亦中教授
刘海波教授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首先发言,从《小城之春》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一锤定调的“灰色消极的影片”,到如今被称作“东方经典”这一方向切入,深入分析了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多元现代图谱,所表现为现代性的革命、媚俗与颓废的三个向度。
田淳之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鹏教授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硕士生田淳之对“区域的转向——论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史实践对新时代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启发”一题展开讲述。
田淳之梳理了九十年代内地出版的区域电影史研究成果,以电影史空间研究视域的建构和电影史料挖掘分析的新角度,阐述了区域电影史研究深化历史认知的结果。
乔洁琼副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乔洁琼副教授对中国早期电影中“海洋”意象呈现这一论题进行论述,从“海”与“洋”两方面切入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文化中“海”不仅仅指代某种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典型的意象性存在。
同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涉“海”电影——《海角诗人》《中国海的怒潮》等进行分析,呈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海洋意识、海洋想象以及海洋文化。
徐明明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明明副教授、刘湜副教授以及硕士生张骞文对美国篮球电影研究展开陈述。
徐明明副教授通过梳理年至年的83部美国篮球电影,结合美国当时的社会、体育、电影和篮球的发展历史,对美国篮球电影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并剖析了不同阶段的特点。
沈艾娥副教授
西南*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沈艾娥副教授从“《抗战电影》看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电影期刊转型”这一论题展开讲述。沈艾娥副教授通过两次中国电影期刊重大转型切入分析,阐述了《抗战电影》中的电影评论和报告是抗战号角的汇聚,也是电影届战线的统一,其围绕的“电影与抗战”这一主题,形成了“国防电影”观念的升华。
房默副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房默副教授对20世纪早期上海电影中“上海人”身份认同这一论题进行阐述,房默副教授表示,电影摩登的娱乐文化是最具有上海文化代表性的娱乐文化,其对生活在上海的人们到成为上海人的转变及上海电影推动上海人的文化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讲师林吉安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林吉安、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史博公教授对“汉口租界电影市场探微(~)——基于中国区域电影学视角的考察”这一论题进行了论述。
通过仔细考察租界电影的来龙去脉,既能清晰地把握我国口岸城市电影的衍生状况,也可更加具体地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机遇、挑战与困惑,进而在审视本土文化与舶来文明的关系时,也能够变得更为理智豁达。
讲师白娟娟
临沂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白娟娟通过对中国电影诗意审美的脉络梳理,阐述了人的解放——诗性人生体验的回归,以及电影的解放——抒情性电影文本的复苏。
“新时期”电影的诗意审美是在“新时期”思想启蒙的背景下,结合电影人的诗意情怀产生的,是对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电影“诗意”的继承,也是其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讲师伊正慧
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讲师伊正慧通过8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在内地的放映情况这一事实依据,阐述了武侠电影批评的“再滞后”。
在武侠电影式微的当下,伊正慧老师对中国电影批评界长期将武侠电影界定为“娱乐”属性的批评成规,做出了“重生”与“再思”。
马营老师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助教马营老师就“平淡”之美与中国第四代导演电影纪实美学这一论题展开讨论。马营老师表示,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并非是单一化地照搬西方纪实美学,而是展现一种本土的中国化的平淡趣味,形成了真实的记录,并用诗意化的镜头语言表达出来,兼具了诗话与纪实的风格特点。
论坛最后,田秋生教授与李亦中教授进行总结点评。李亦中教授表示,本场的史学研究专题论坛上出现了许多年轻的身影,史学研究已经与“年轻”正式接轨,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新生力量投身于史学研究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