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AI全布局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认为:“金融科技正在引领全球金融业新格局。”
作为中国经营最久的银行,年,中行信息科技投入.54亿元,同比增长15.15%。
前中行董事长、现任工行行长的陈四清则直接表态,金融科技不是互联网独角兽的专利。在陈四清、刘连舸等历任中行领导高度重视下,中行在金融科技的多个前沿领域,走在国内前列。
完成国内首笔区块链技术下国际汇款业务业内首家推出手机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专区率先启动了区块链电子钱包的研发工作,并开创了“区块链+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结盟互联网巨头,中行的科技决心
中行在科技人才的投入上,可谓不遗余力。
今年,中行全球校园招聘职位超1万人,规模同比增加15%以上。
中行还积极组建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旗下科技力量。据悉,中银金融科技今年也计划招聘人,该公司称60%员工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博士,平均年龄31岁。在最近的一招聘中,中银金科一口气发布了物联网技术科学家、AI科学家、云平台技术专家等40条招聘信息,大量储备技术人员。
除了加固自身科技力量,中行还积极与外部公司进行合作。
眼热互联网巨头庞大的数据、技术和应用场景,继农行和百度、工行和京东、建行和阿里,中行于年和腾讯“结盟”,在大数据平台、智能风控、智能营销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年8月,中行又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在杭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在数据中台、RPA、生物识别领域,和科大讯飞、达观数据、眼神科技、云从科技等多家企业展开了合作。
在年财报中,中行重点提到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一:坚持“科技引领”,改革组织架构。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组建个人数字金融部,下设数字化平台中心和私人银行中心,全面升级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二:坚持“移动优先”,建设敏捷前台。年,中行发布手机银行6.0版,在功能、体验、场景、科技应用等方面实现余项优化提升。年末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1.81亿户,全年交易金额达到2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41%。
三:坚持“智能优先”,建设集约中台。推进智慧账户,中行上线数字账本“收支记录”功能,还推进智能投顾,“中银慧投”智能组合销量累计达到亿元,持有客户数超过10万人。
四:坚持“自动优先”,建设高效后台。中行希望建成覆盖全面、智能高效的企业级反欺诈事中风控平台,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大数据平台数据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沙箱建模能力提升,建立客户标签项,推动实现个人金融业务数据的自动化、可视化和移动化。
“数字中行”的AI实战
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是目前中国银行重点建设的三大技术平台之一,定位为全行统一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
目前,中行与腾讯展开合作,构建了中银慧聚大数据应用平台。
该平台在技术层面,搭建了全行大数据基础设施;在数据层面,融合贯通内外部数据,建立全行统一共享的标签体系;在应用层面,实现PB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探索,目前已在数字化营销和风控等领域取得成效。
大数据平台投产以来,已为网络金融数据应用、渠道类数据应用和营销类数据应用等提供支持,开展了新一代事中风控(网御2.0)、手机银行“千人千面”客户体验优化及历史金融交易服务、普惠金融白名单筛选等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直接面向手机银行、网银、智能柜台等渠道提供大数据后台服务。
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也是中国银行重点建设的三大技术平台之一。
中行的手机银行和APP经常会做一些优惠秒杀活动,在短时间范围内大量的客户涌入,会对后台造成巨大的瞬间压力。
此时,需要后台技术人员尽快投入更多服务器来支撑应用来提高处理能力,金融云平台就有这样的能力。
中行基于自己开发的基础架构管理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运维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几大关键技术平台,完全自主构建了“云图”。
通过“云图”,能非常方便地进行状态监控、CMDB配置管理、运维大数据分析、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等等多种工作。
中国银行已完成分布式架构私有云平台建设,包括IAAS、PAAS云平台的技术引进,西安、合肥云中心已投入运营,完成首批网络金融类的试点应用的西安上云投产,为总分行和集团综合经营公司提供生产、测试和托管服务。此外在内蒙、合肥两地已规划部署公有云平台,用以支撑场景生态和对外赋能。
AI平台
在年财报中,中行提出全面推广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中银大脑”。
中国银行通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银大脑”项目,打造了嵌入全流程、覆盖全渠道、支持多场景的集团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
“中银大脑”由“感知大脑”和“认知大脑”组成,“感知大脑”即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平台,提供成熟的生物识别、便捷高效的知识库、精准语音识别、智能专业机器人等通用智能服务。
“认知大脑”即机器学习平台,以数据驱动算法,以算法改进模型,模型推动业务闭环,全面支持渠道、营销、投资、风控、内部管理等业务应用发展。目前,中行已申报64项相关技术专利。
数据中台
年,中行打造的“全语音门户”正式上线。
用户在拨打后,只要直接“说”出自己的业务需求,就可获得相应的信息与服务,实现以自然语言为交互界面的高效沟通。
目前,“全语音门户”覆盖了类重点业务节点,综合客服业务覆盖率达到98%。在实际的业务效果上,语音导航正确率已达到91%以上。
中行“全语音门户”的中台核心大脑应用了科大讯飞的新一代言知产品——“讯飞言知”。
“讯飞言知”将后台的运营管理与前台的服务营销深度融合,全方位涵盖了业务流程配置及测试验证、需求实时上线、语义效果线上秒级优化、语料聚类及知识点挖掘等功能。在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热上线的同时,更能助力业务人员实现自主运营,同时有效提升语义资源迭代效率。
智能风控
在智能风控领域,中国银行打造了“网御”智能化风控防御体系,构建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实现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银行渠道及银行卡银联线下POS渠道高风险交易的实时风控监测和处置。
依托中银慧聚大数据应用平台,中行的风控模式由原有的规则模式向大数据模型转变。
在现有专家规则模型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平台与数据模型提升风险识别处置能力,建成实时、高效的企业级事中风控平台和运营体系。
智能营销
在智能营销上,腾讯云为中行提供了灵活的流程控制引擎,帮助系统准确识别客户意图,代替人工完成通知、提醒、回访类外呼任务,并能够根据结果进行进一步数据挖掘和跟进服务。
目前,此智能外呼系统已在中国银行全国20余家分行投入使用,最多支持6轮客户对话,实现9%的营销转化。
中行还与供应商GENESYS展来了合作,构建了“中国银行新一代智能服务与营销平台——联络能力平台。
这一平台从年POC测试,到年投产,用时不到两年。
智能客服
为了解决客服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问题,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牵头建设新一代智能客服系统。
该系统搭载智能问答引擎,涵盖任务型机器人、闲聊机器人、以及基于图谱结构的多轮问答及上下文反问机制。另外,除传统的文字交互功能外,系统还新增了图片、表情、语音输入、链接跳转等功能,可以应对客户的多元化表达方式,实现自助问答。
目前,这套在线客服系统已经对接到中国银行门户网站、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多个渠道,有效增加了服务的触点和效率。对外服务以来,智能在线机器人问答准确率达90%以上,7x24小时全天候响应客户需求。
生物识别
中行在智慧网点、手机银行等多个领域,应用到生物识别技术。
在智慧网点领域,中国银行与眼神科技展开合作,利用边缘计算和AI技术开展网点人员行为检测识别,实现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提前预警。
其中,眼神科技还为中国银行提供了数万套双目摄像头产品,用于智慧柜员机人脸识别、活体检测。
在手机银行领域,中国银行利用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支持客户自助注册手机银行,降低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此外,中国银行还与眼神科技深入探索融合两种及两种以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
支付科技
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银行陆续推出过声波支付、HCE中银长城e闪付以及基于SIM模式、全手机终端模式的手机支付等一系列产品服务。
智能终端与银行卡的结合也是大势所趋,早在年HuaweiPay为中国银行从软件+硬件两个层面进行支付安全把关并为中行手机端客户提供服务入口。
当前,中行仍重视支付科技方向的创新与发展。今年的一次论坛上,中行董事长刘连舸便表示,要加快推动新型支付方式普及,更好的发挥支付在服务实体当中的积极作用。
RPA
中国银行在RPA领域,有诸多落地。
早在年底,中行旗下公司中银国际便开始进行RPA的概念验证。
中银国际RPA团队已成功投产了20个机器人。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间断地执行超过30个涉及不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工作。
而在年,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便引入RPA系统,并通过模仿人工操作,实现对公账户全流程自动化管理、信用卡自动调额流程的孵化落地。
在年财报中,中行提到要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处理中后台操作性工序,提升运营效率,减低操作风险。
除了中行内部研发外,在与外部厂商合作方面,中行还与RPA厂商达观数据展开了合作。
区块链
在区块链领域,上至技术、专利,中至BAT巨头合作,下至各项行业应用,中行均有涉及。
年11月,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甚至表示,中国银行在区块链技术研究方面,是排在第一的。
年10月,中行便率先启动了区块链电子钱包的研发工作,并于年1月将区块链电子钱包v1.0版正式接入精准扶贫共享平台“中国公益”,开创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此次中行区块链电子钱包,是由中国银行与北京阿尔山金融科技公司联合开发。初期的公益中国平台仅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