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学院网络科幻小说的起点和未来科幻
为了进一步扶持校园科幻作家成长、壮大高校科幻作家队伍、培养 校园科幻作家,促进更多 科幻作品的产生,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 直播的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第五讲“网络科幻小说的起点和未来”培训于年5月2日成功举办。以下是本次课程集中培训的学员感想。
关天翔:之前对网文科幻中的了解不多,没想到还有科学修仙这种有趣的存在。直播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提到文明的个体无法掌握整个文明的知识(大概是这样)这部分,让我联想到科幻创作中,未来的人类文明也有可能发展成虫群那样的文明结构,发现又多了一个科幻素材。
王安宇:我对网络科幻的定义是主题与网络有关的科幻,而不是在网络上发表的科幻。这本质上也算是一代科幻的形式,就像之前出现过的电气科幻,原子科幻等等,都是出于当前时代的。我不认为网络科幻是在描绘未来,相反我认为这个主题其实是有些落伍的,应该活跃在上个年代。此外在这次课程后,我想尝试找个网站写一下网络小说,在新的媒介出现之前,这可能是较为流行的形式了。
冯瑞丹:终于见到姜振宇老师本尊上线讲课了哈哈哈哈。这次姜振宇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解了网络科幻的起点和未来。给我印象最深和启发 的是老师讲到的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之间的关系。网络游戏可以成为文学借鉴的因素,但如果网络文学的展开逻辑完全依据游戏的逻辑来展开,那就会出现问题了
陈笑寒:网络文学的界定范围一直很模糊,其实在官方语境之中好像一直认为指的是媒介,但是在大众眼中的网络文学却更加鲜明和且难以定义,像《九州》之类的作品其实并非典型的网络文学。如果以《蜀山剑侠传》、《异常生物见闻录》这样的作品如果可以被认为是科幻的一种变体,那其实科幻的边界已经模糊到了可以攘括一切的程度了。
俞畅:网络作为一个新题材,给了新时代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冲击过后,大浪淘沙一定会留下有趣的文,和科幻息息相关。
蔡文迪:姜振宇老师就网络科幻的起点和未来这一主题进行了阐述,他的基于网络在科幻中发挥的作用和对应的一些事情的说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听过的。比如网络一开始兴起时,很多作家也包括网络作家都是在论坛上面互相观看别人作品,也自己进行创作。同时网络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科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选择,使得科幻创作更加多元化。
李柯迪:五月二日下午,姜振宇导师以“网络科幻的起点和未来”为题,带领星火学院的一众学员们走进了网络科幻的别样天地。网络小说从早期的论坛、BBS萌芽,到起点等一众VIP订阅制小说网站的兴起,再到现如今番茄等免费小说网站的出现,网络小说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科幻小说在网络小说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游戏同人征文中也出现了科幻小说的身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刀剑神域》系列),早期的穿越类小说被视为科幻小说,后来逐渐独立成为单独的种类,也有譬如《无限恐怖》、《临高启明》、《修真四万年》这样的小说创造新的流派……总的来说,网络科幻小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创新性和想象力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张紫萱:算是拓展了知识面吧,相比上次而言,这次更加全面地,将整个科幻的脉络铺开,顺带也安利了很多不同风格流派的 科幻作品。对我这样初入科幻门槛的小白而言,算是一条了解科幻领域的捷径,以及,对自己将来写作的题材有了更多的规划。
常英杰:我先前其实一直对网文有一种偏见,认为很多网文不太入流,当然我并不是要否定这一种社会现象,只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似乎太过拖沓和取悦观众。听了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其实纵观网文发展历程,最初的网络文学和现在的是有不少区别的,比如《九州》最开始就是一群人在网上搞起来的(虽然我稍微了解过一些,但结合后来网文的发展来看待就感觉很不一样了)。而且,网文也有很多 的作品,同样是在进行一些领域的探索,也许依然是在其固有的模式下(升级打怪流),但在 之处,是很值得学习的。
辛英健:这次直播比较不巧在坐地铁,不过老师讲到修真四万年那一段还是完整听下来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老师讲这本书是对于黑暗森林理论的回应,这里我觉得很有感触,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它是慢慢进入状态的,看开头总觉得进展很慢,节奏很缓,但是它写到关键时候会有一种非常激昂风格,跟具有很深的感染力,文中的宇宙看是基于黑暗森林的,又包含了人一种特殊的情感,愿意去信任和大公无私,用自己的火星燃烧森林。
柯昊纯:姜振宇老师是中国 科幻博士,所以我一直以为他是比较偏科幻理论,比较学院的。然而今天的授课令我大开眼界——姜老师对网络文学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形式竟有如此之深的了解,举的许多例子如远瞳的希灵帝国系列等等,都是我以前真的看过甚至追过的书。所以我对姜老师的讲授特别有感触,老师讲得真的很诚恳也很接地气。谢谢姜老师!
宋城薇:其实我之前对科幻网文是不太了解的,感觉科幻元素其实在很多网络小说中都有出现,但侧重于讨论科幻内核的可能我看得比较少,像是老师提到的《语法树》《奥数神作》有机会一定好好拜读。在VIP、订阅制度之后确实网络文学有很多是以噱头和无限流吸引人的,这也是我对网络文学有些芥蒂的地方,但因为不太了解也就不评价了。
汪欣宇:以网络为题材的文学可以追溯到赛博朋克,以及开创者威廉吉布森。国内早期的话,刘慈欣的《中国》《超新星纪元》也进行了探索。《决斗在网络》等作品也是国内早期以网络为题材的 作品。当然,现在说到网络文学,主要是指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国内90年代时先锋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起了网络文学。世纪之交时,江南、今何在、马伯庸等作者以网络为媒介创作了许多佳作。再往后,游戏同人文学开始兴盛。年,起点启用VIP制度,网络创作从此可以用于谋生,论坛文学式微,网络写手聚向网文网站。某段时间里,精心搭造世界观并单独呈现是网络文学的标配。网络科幻兴盛之初,科幻往往只是作为元素被网络文学使用,如穿越题材,随着其发展逐渐独立于科幻类。后来新的流派诞生了,比如工业种田文和“科学修仙”。这意味着对科幻有着系统认知且了解网络文学的作者登上了舞台。目前,具有较强科幻内核、贴近科幻正统的网络文学作品也发展起来了,如《异常生物见闻录》中对文明的刻画。随着网络科幻杂志、科幻APP、线上征文等活动形式的发展,网络媒介与科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网络越来越像科幻作品中描绘的赛博空间了。
宋子成:直播中了解了网络文学的历史以及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中“废土流”或者说“后启示录”起源于人们对核武器与三战的恐惧让我意识到,题材需要有能被人共情、认同的土壤才能发展壮大。在工业种田和科学修仙话题里,老师对走进修仙与修真四万年的概括让我觉得非常准确。
杨安楠:小时候有段时间喜欢看江南的文,像《此间的少年》《九州》《龙族》,那时候就会被书里构建的宏大世界观所吸引。千禧年至今,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可以看到网文和科幻不仅只是构建世界观,已经开始不断有新的类型融合,比如说工业种田文,科学修仙,但是 的作品还是要靠作者对科幻系统的认知还有掌握网文写作的规律,着实非易事。
陆弘毅:姜振宇老师为我们开展《网络科幻的起点和未来》——星火学院人才培训工程讲座,姜老师首先讲了在早期欧美的赛博朋克呢,它并不是虚像描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本身,是脑后插管及其对社会人类的影响,而国内比如刘慈欣就进行过赛博朋克的相关探索,比如中国,超新星纪元,现在的网络科幻文学更多强调的是写作的媒介,是网络而不是主题,比如台湾《第1次亲密接触》,《决斗在网络》等作品是求生者在刻画网络的网络文学,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以先锋知识分子,文学青年为主,城市文学,以往作为乡村文学相悖的批判性的形象,到了70年代发展于网络和城市的现实主义文学,批判了网络文学作为不拘一格特征冲击网络,文学就是未来的主流观点,但该文抨击如对嗯体现的交往过正事实上游戏,同人文章上打破了游戏逻辑,多人企划《九州》的前车之鉴是欧美奇幻世界观,在某种时间精心捏造世界观是什么网络文学的标配,彼时网络科幻文学尚非兴起,常常作为后启示录,废土世界,最终审判,核战恐惧的工业类型。
李安宁:刚刚看完复播,传统科幻小说与网络科幻小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网络科幻没有什么科学性的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设定随意发展,优点是天马行空想象力爆炸,缺点也很明显,容易陷入故事套路流。传统科幻小说作品则要求小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些严谨的作品还可以影射现实,借小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的来说各有千秋,还是要取长补短。
李莎莎:老师首先对网络文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到了一些代表性作家。随后提到起点VIP制度对自由散漫网文的冲击和变革。当然不可避免地,网络文学的不拘一格也颇受质疑。接着主要讲到网络科幻文学的发展阶段,最初以科幻元素融入作品,后来也逐渐出现不少佳作,提到《奥术神座》《走进修仙》等作品,各具特色,但有的也有缺憾,例如历史发展由一小撮人的到来转变成自行推动,工业化、近代化的自然发展的合理性是不够有力的。 老师进行了一些拓展,收获颇丰。有机会一定要看看推荐的作品,提高对网络科幻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以前读的太少哈哈。
赵可心:早期网络文学作者多是先锋知识分子,文学青年,城市文学在以往的认知中被看做与乡村文学相悖,在70年代,发展为以网络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到现在部分网络文学已经贴合科幻核心。
王远鑫:网络科幻小说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两种极为有意识的脉络:科学修仙和工业种田。在此类小说中常常把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当做是文化的标识型符号进行展示。对工业革命的人类发展史结合穿越修仙等元素形成历史的反馈。此前接触此类小说很少,以后会多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