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罕见的天才,16岁写下史学巨著,

年2月23日,18岁的高三学生林嘉文从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咚”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嘉文、嘉文……”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惊醒了不少仍在睡梦中的居民。人们不敢相信,这个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著作,还一度被媒体誉为百年难遇的史学奇才,为何会在高考前几个月选择轻生?他又到底遭遇了什么?●林嘉文年,林嘉文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户书香世家,母亲是小学老师,父亲在法律院校工作,外公外婆也都在中学教书。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下,林嘉文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尤其对历史中的人物和典故很是感兴趣。21世纪初,《百家讲坛》在全国风靡开来,易中天、于丹等学者登上电视荧幕,将一段段中国历史描述得风趣又生动,备受林嘉文一家的喜爱。在节目的影响下,林嘉文对历史的热爱到了极度疯狂的地步,当同龄人还在看小说漫画的时候,他已经沉迷于《资治通鉴》《春秋》等作品当中不能自拔。上了初中之后,他开始翻阅大量宋史、民族史的相关文学著作和文献资料,并开始钻研一些学术问题。据初中同学回忆,林嘉文的历史知识储备甚至比历史老师还要多,每次历史课上遇到复杂的知识点,老师还要请林嘉文帮忙为全班同学答疑解惑。不过,如此渊博的学识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有这样的学生很有压力,有时候我讲到宋史的时候,都会偷偷观察他的反应,验证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错了。”林嘉文的历史老师坦言,林嘉文是自己遇到的 历史天赋的学生,却不知道如何教他。“他总是和老师讨论一些其他人听不懂的很深奥的话,除了老师,没有人明白他在说什么。”有同学说,林嘉文有时候很难沟通。不过,对于旁人如何评价自己,林嘉文根本不在乎。平日空闲的时候,他就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记录下来。随着学识的增长,他的观点也越来越犀利,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或许,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手记录的读后感,竟会让人生因此而改变。有一次,林嘉文为岳麓书社编辑胡宝亮的著作发表了一篇书评,胡宝亮感觉遇到了知音,主动找上林嘉文交流心得。此外,林嘉文还从网站里结识了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两人相谈甚欢,经常半夜三更还在探讨学术问题。不过这两位学术大家都没想到,与自己侃侃而谈的网友竟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初中生。●李裕民教授年,林嘉文将自己积攒了30多万字的读后感整理成册,写下了自己 本历史学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当林嘉文将这本书的初稿发给胡宝亮,想要寻求一些修改意见时,胡宝亮才发现这个被他默认为是有丰富阅历的成年人,居然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看完了初稿之后,胡宝亮震惊不已,认为这是难得的好作品,当下决定要帮林嘉文出版这本史学巨作。“我当时 的要求就是出版社能够隐瞒我的年龄,因为我不想因为年纪被人家议论。”彼时的林嘉文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意识到年少成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可隐瞒年龄这件事根本没那么容易。年6月,林嘉文《当道教统治中国》正式出版,果不其然,受到了学术界的一众好评,人们将他定义为史学天才,而这一年,他只有16岁。这本书以通俗的写法,从道家*治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文景之治,论述了道教对两汉*权的影响和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解构了庞大的西汉帝国,其中引用的注释就多达6万多字。全国的报纸与杂志上都刊登着天才少年的故事,很多历史学教授都无法相信,这样解析严谨、观点犀利的作品居然出自于一个中学生之手。年年底,高二在读的林嘉文出版了另一本著作《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再次轰动了史学界。李裕民教授在序言中写道:林嘉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见过的最有才气的少年学者。媒体也嗅到了林嘉文的流量,开始埋伏在林嘉文的家门口,只为发表一篇关于“年少成名”的头条文章,故事真不真实不重要,只要够颠覆就行。论坛里关于林嘉文的帖子越来越多,有人曝光了他的住址和学校,也有人说他的书都是父母帮他代笔,根本不是他的真才实学……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嘉文生活在一个被他人打造的、名叫“天才”的透明小屋里,别人只看到他的光鲜,可没人知道这个“小屋”一度让他透不过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林嘉文透露自己无法招架成名后的舆论攻势。“好像连我的父母,都觉得我是媒体塑造的那个林嘉文。”他既不想受到恶意的抨击,又担心读者会发现自己并不如媒体吹嘘的那样完美。所以林嘉文这个名字越被人熟知,他越是忐忑不安。●林嘉文与语言文字学家李范文教授当大家纷纷断定林嘉文会为中国历史研究做出贡献时,只有林嘉文自己知道,他已经无法对历史产生热情,甚至无法再动笔写下自己的观点,内心涌出了一股莫名的恐惧感。“媒体的炒作和怀疑,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林嘉文喜欢历史,但不想因为喜欢历史被人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粤ICP备190253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