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院开启云端论坛再现学者对话与
自创立以来,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交流,鼓励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各自的视角加入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诸多核心议题的讨论之中,从而激发学术发展的潜在活力。“文研论坛”就是以多视角、跨学科的深度对话交流为特色的常规活动,一直深受师生欢迎。疫情期间,文研院将过去的线下论坛转移至线上,开辟“云端论坛”栏目,重启思想对话与交锋,通过视频的形式将学者之间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呈现给广大师生。
首期“云端论坛”的主题为“多元视角下的佛教学”,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副教授叶少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助理教授范晶晶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王俊淇。三位来自佛教学领域的高校青年教师,就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心得分别做三场主题发言,并就发言内容展开云端讨论。三场主题发言的议题从佛教文献、历史考古和哲学义理等不同角度探讨多元视角下的佛教学,各鸣其音而不求统一,在交流碰撞之中,激发了多元视角下的深度思考。
“云端论坛”宣传海报
在“多元视角下的佛教学”中,叶少勇围绕“作为佛教学常识的文献学”作主题发言。他指出,英语philology一词,学界并无统一的译法,大致有“文献学”“历史语言学”和“语文学”三种译法,对应到中文语境中,则三种译法各有侧重,但可以确定,philology所处理的基本对象,既不是纯粹的语言本身,也不是文本所要传达阐发的思想体系,而是文本本身。众所周知,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衰落,包括梵语和俗语的成体系、成建制的原语佛典在印度本土失传。所幸,斯里兰卡保存了完整的巴利语的佛典三藏,而其他语种的佛典保存情况则不容乐观,这就造成了梵文佛典校勘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叶少勇认为,佛教学不仅是一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研究者在分析翻译的佛教文本时,一定要建立起对于写本的、原本的和平行本的立体意识,多一份怀疑与谨慎。对于历史上是否存在着一个 的、正确的、接近作者意图的佛典“原本”这一问题,叶少勇指出,早期佛教的文本意识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早期佛经中有所谓“四大广说”(或称“四大教法”)的判断标准,简言之,可称为“法义原则”,即判断一段话是否可以信从,关键并不在于这段话出自何人之口,而在于它是否符合佛法的基本精神。另外,叶少勇强调,文献学视野下的佛教文本,不仅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还是一个动态的流变序列。所谓文本校勘,并非要还原一个最初的、 的文本,而是描述、呈现文本的动态发展过程。
范晶晶的主题发言梳理了桑奇佛塔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的发现与漂流过程。佛教约于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印度,13世纪初在伊斯兰教的打击下在印度本土几近消亡。18、19世纪,英国殖民者对文献材料的搜集、各处遗址的发掘,使得佛教重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年康宁汉在桑奇遗址中发现了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舍利。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舍利流转海外,在大菩提学会多年的斡旋与交涉下,直到年才由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交还,并于年回归桑奇、建寺供养。范晶晶在发言中指出,虽然印度佛教圣地已成废墟,典籍零落各处,但佛教所提倡的戒杀、和平、宽容等教义依然能够激起现代人的共鸣。同样,在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佛教也发挥了“界定民族国家身份”的重要作用。范晶晶强调,无论是达磨波罗对锡兰佛教的改革,还是尼赫鲁将鹿野苑发掘的阿育王柱头上的四面狮绘上印度国徽,都体现了佛教元素在这一时期凝聚人心的力量。
王俊琪以“因明”为切入点,窥探佛教的“逻辑学”。他首先说明目前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东方哲学具有神秘性和超逻辑性。不过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当然有其神秘主义、信仰主义的一面,但佛教也有理性、世俗与平实的一面。王俊琪此次以“佛教的‘逻辑学’——因明”为题作发言,即是补全大众对佛教印象的一块非常重要的拼图。在发言中,王俊琪总结了佛教因明学的特征,并分别加以阐释。他首先强调,因明学是一门关于“论证”的学问,具有强烈的辩论术色彩。此外,因明学在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知识体系中地位不同。简言之,因明学在印度经历了不断地被整合进“内名”(佛教自己的学问)之中的过程,而在中国,因明学却处在边缘化的地位。虽然因明学在中印佛教中地位不同,但都服务于佛教内部的学问——“内名”。之后,王俊琪解释到,因明学具有强烈的实在论背景,论证式中使用的“词语”必须有现实世界中实在的指称物,否则,类似的命题只能被视为一种“过失”而不必讨论其真伪了。 ,因明学采用归纳推理方式进行论证。在休谟的哲学体系中,归纳思考基于“自然划一原则”,而这一原则之不可能被证明,大大削弱了归纳法的推理必然性。陈那在《集量论》中给出的建议是,只要没有看到反例,就可以认为推理具有必然性。
三位老师在zoom上展开在线讨论
主题发言后,三位老师就各自报告中呈现出的有趣学术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与回应。在现代学术体制下,学界和宗教界之间存在着巨大张力。譬如“伪经”问题,叶少勇认为“伪经”应被视为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不应掺杂价值判断。但无论是学界还是宗教界,无视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都非客观、合理的处理方式;至于舍利弗和目犍连舍利的真实性问题,范晶晶进一步申述道,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舍利的真实性确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