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会2022年会主题论坛链接流域管理
6月13日下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主题论坛“链接流域管理与自然、韧性”在线上线下同时召开。会议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荷兰环境评估署(PBL)联合承办,TNC高级*策顾问鲍勃·坦西、荷兰三角洲研究院高级顾问基斯·邦斯联合主持。国合会中外方首席顾问、委员、特邀顾问、合作伙伴等出席会议。
线上部分参会代表
来源:视频截图
线下会场部分参会代表
来源:TNC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气候变化、城市化、去碳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均在流域的地理空间里交汇与显现。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性议题。
继年进行前期研究之后,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PBL和TNC组成课题组开展“低碳韧性城市发展与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治理”专题*策研究。本论坛介绍了该项研究的初步进展、发现和建议,以及即将开展的活动和计划,希望就气候变化对流域治理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流域治理的行动与建议,以及全球大河流域管理经验借鉴与未来展望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为中国流域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贡献智慧,并为第七届国合会流域SPS(SpecialPolicyStudy)项目的持续展开提供思路借鉴。
开场致辞
刘世锦先生作开场致辞
在开场致辞中,国合会中方首席顾问、全国*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明确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进行,加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Solutions,NbS)主流化,并开展国际经验借鉴和国际合作。
李晓江先生作开场致辞
国合会特邀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课题组中方组长李晓江提出流域是一个宽泛的问题。本次研究中发现长江流域在过去20多年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是经济发展潜力和保护压力并存的关键地区。长江流域保护需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聚焦灾害防范和城市韧性。
马晋红女士作开场致辞
TNC中国首席代表马晋红介绍了流域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人类和自然相互影响的关键地区,面临着来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气候变化使得这些挑战更加复杂。TNC中国淡水保护工作聚焦长江流域,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淡水实践保护经验,一直倡导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保护、可持续管理、修复生态系统并与传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元
气候变化与流域管理
费尔南多·米拉莱斯-威尔海姆先生作主题报告
TNC全球水项目首席专家、课题组外方组长费尔南多·米拉莱斯-威尔海姆就《气候变化及其对流域的影响》进行了专题报告。费尔南多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正在从结构上改变水文模式和水流速度,进一步加剧了流域现有的压力和面临的风险。他认为要减缓流域面临的压力需要适应性的调整,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长江和莱茵河进行了举例说明。针对流域的科学*策制定,他提出了“韧性框架”的概念,包含持续、适应和转变三个模式。此次研究报告从了解流域韧性的限制因素、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数据收集与分析、治理模式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期待利用科学研究支持*策制定及实施。
薛澜先生作主题报告
国合会委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围绕《*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发言。他提出*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包含水资源匮乏、水安全、水资源生态退化、水污染等问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流经辖区、评估指标、职能部门与行业等五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针对具体的措施可以从目标规划、数据监测、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等四方面展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文化遗产为抓手,法律框架为保障,创新治理机制。
第二单元
中国流域管理行动:提升气候韧性与安全
杨波女士作主题报告
TNC中国淡水项目总监杨波就课题组报告*策建议进行了摘要汇报。课题组主要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认为未来50年是中国流域治理的重要时间窗口,应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倡导建设“流域生命共同体”;二是加强极端事件防护,恢复生态系统,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三是把自然环境格局作为空间规划的起点,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造具有韧性的城乡聚落;四是制定低碳时代重点工业港口城市综合规划,选取主要支流和三角洲地区等开展试点探索;五是加强流域岸线的水陆统筹治理,将岸线作为长期的资源,推进下游工业港口岸线向生态、生活岸线的转型;六是加强应对能力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