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社校联动五育融合,这个街道开展第
9月7日,作为“社校联动五育融合”大宁路街道第二届校园长论坛的重头戏,“非遗和劳动教育”“五育融合”主题研讨会在朵云轩艺术空间举行。
上海静安
大宁路街道辖区15位校园长就新课标提出的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从“如何通过社区与学校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创新特色五育课程,发扬传承非遗传统文化教育”等话题展开了互动。
活动中,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朵云轩木版水印”工作坊,与非遗技艺传承人就大宁“海派魔术”传承文化进行交流和探讨。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在“双减”政策下,大宁路街道与辖区学校五育并举、劳动先行,探索办出不同特色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多元成长。
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大宁路街道辖区的校园长进行了实地体验,进一步开拓社校联动合作交流的视野。
据悉,除了举办主题研讨会外,此次校园长论坛活动还包括了教育成果经验的访谈分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星未来”特设了“大宁教育我来说”——校长访谈主题栏目。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堵琳琳参加访谈直播,与广大听众分享教育经验:从劳动可以激发学习动力,如何将五育教育有机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联动等方面展开交流。
同时,堵琳琳提出,当前五育教育需要有创新的模式和思维,采取寓教于乐、与时俱进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场景中学习、体验、实践,从而达到期望的教育目的。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大宁路街道积极构建完善家校社企联动机制,着力营造“乐学善学”教育生态模式,通过完善“五项制度”、依托“四个平台”、做亮“三大品牌”等方式,助力提升大宁教育特色。
“五项制度”
即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校园长定期走访联动制度、定期座谈通报制度、与教育局等部门定期沟通制度、名师面对面制度等五项制度。
“四个平台”
即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宁的书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三提”专线等,整合全市资源,积极开展家校社企合作项目,构建全过程沉浸式良好教育生态模式。
“三大品牌”
即社区家长学校、大宁校园长论坛、慕课堂,通过汇集名人大家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共学共建共益良性互动。
来源:上海静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