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开放处在十字路口。11月5日,《世界开放报告》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这份论坛旗舰报告显示,世界开放总体呈下降态势,尤其七国集团(G7)等发达经济体开放度近年来持续缩小。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形成了全球开放负能量。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这样下去,世界经济势必会从“局部脱钩”滑向相互隔绝的“两个平行市场”。
“脱钩”看似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安全,实则增加了另外维度上的不安全。世界贸易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指出,逆全球化对消费者来说代价高昂,当前全球范围内高企的通货膨胀,某种程度上正是去全球化带来的成本。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发达国家将内部矛盾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寻找替罪羔羊。在他看来,出现逆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内部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没有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国内经济发展受阻,民众收入水平提高有限,就业出现问题。此外,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也造成其国内不少尖锐矛盾。
虽然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阻碍,但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表示,全球经贸开放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性转折。“我们观察到,各国在不同领域呈现出新的开放趋势,越来越多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数字经济转型等新问题上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问题。”张向晨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推动世界开放的新生力量已经萌芽,并在茁壮成长。今年6月份,世界贸易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暖流。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信号。同时,数字与绿色领域正释放推动世界开放的新动力,有助于做大世界“蛋糕”,惠及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
报告显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年的0.提升至年的0.,提高了5.6%,排名从第47位提升至第39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克服全球性挑战需要真正的全球合作,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理事长顾学明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开放是增进共同福祉的最佳方式,一个社会良性互动、文化交流互鉴、经济开放发展、思想活跃碰撞、人们自由流动的世界,必将优于一个自我封闭、彼此分割的世界。
周小川表示,世界开放要迈出新步伐,需要更多国际共识,需要大国率先垂范,需要更多协同行动。全球性问题必须全球解决,各国只有扩大开放合作,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才能推动互利共赢。(经济日报记者孙昌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