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经济学家在汉论中部崛起武汉的带动作用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2日讯(记者马振华李佳杨佳峰)9月21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等著名经济学家齐聚华中科技大学,他们就中共湖北省委最新通过的《关于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专访。
张燕生:
武汉挺起中国的“牛肚子”
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印证了张培刚教授曾经提出‘牛肚子理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作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张培刚教授曾经提出“牛肚子理论”,“中国这么大,上海和沿海城市就是‘牛鼻子’,广大中部地区就是‘牛肚子’,西部城市是‘牛尾巴’。中国这头牛要飞奔,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牛肚子还坠在地上,会跑得快吗?”张燕生认为,武汉是“牛肚子”的中心,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张燕生。见习记者胡赞威摄
张燕生说,中部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区域,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武汉是中国制造业重镇,在中部崛起中要勇于承担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任。建议武汉对标世界先进城市,学习德国、日本制药业经验,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专业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推动智能制造。
姚洋:
中部崛起战略中武汉极其重要
大概率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中国工业化的几点启示》的演讲中,将中国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第一阶段由洋务运动开启,而武汉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姚洋。见习记者胡赞威摄
包括武汉等城市参与的中国工业化,带给中国的启示之一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浪潮,让我们积累了“制造”的学习能力,“要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很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比如武汉,就受益于此”。
姚洋认为,中国从工业化中获得的另一个启示是——出口导向的扩张型增长模式,并不能赋予我们基础能力,“很多国家在二、三十年出口什么,到现在仍旧出口什么”,而经历重工业化积累、工业分类最齐全的中国,找到了发展之路,“从出口来看,武汉落后于沿海地区,但沿海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制造了,武汉恰恰承担了国家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需要自主创新技术,武汉厚积薄发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
他认为,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武汉极其重要,“在中部地区,武汉优势最为明显”,不但因为拥有制造业基础,“很多智能制造企业都愿意落户到武汉”,还因为高校数量众多,“这同样要得益于曾经的积累,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点支持有关,在武汉、南京和西安等城市,高校资源丰富,比如上世纪80年代这三座城市就是众所周知’批量’培养经济学家的城市。现在同样如此,特别容易出人才。”而人才是创新的分母。
姚洋特别看好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他说:“武汉大概会成为当前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该轮到武汉了。”
巴曙松:
中部地区增长潜力日益凸显
武汉已是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和枢纽城市
“过去华科的学生去趟傅家坡算是’进城’,如果要去汉口,更是得准备好长时间,现在早已不是这样”,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教授,另一重身份是华中科大校友,他谈起中国城镇化时以他曾求学过的光谷区域举例。
在他的研究中,武汉一直是个值得重视的城市。他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在迅速出现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武汉为龙头的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和中部地区的增长潜力日益凸显。
经济学家巴曙松接受记者刘光菊和梅丹采访。记者高勇摄
“在全国GDP增速排名前10的省区市中,中部6省有4个进入了前十,经济总量、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的21.1%、58%,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格局正从外需主导,转向内需主导,而中部地区是重要的内需市场”,巴曙松认为,现在提中部地区崛起,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沿海的一些出口加工企业因为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开始逐步迁移到中部地区,因为中部地区相对来说资源丰富,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第三,在全球以及中国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制造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湖北和武汉则是中国具有优势的制造业基地。第四,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以核心城市带动、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新阶段,武汉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他认为,中央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湖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特别是要抓住当前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机遇,以武汉为中心带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按照他的“城市群”理论,未来是围绕城市群的竞争,未来新增的城市人口有望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城市群,特别要依托城市群核心城市。而无论从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评估,武汉已经是典型的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枢纽城市,随着城市群功能的不断完善,武汉的这一带动作用将会更为明显。
沈坤荣:
中部崛起武汉要勇于担当使命
建立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在《以城市群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演讲中说,中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将通过扩大土地供给,提升人口承载能力等方式推动人口向大都市和周边城市集聚。
沈坤荣认为,在这样背景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要承担起中部地区崛起重任,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沈坤荣建议说,武汉在中部崛起中要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支持、强化人才*策。
沈坤荣说,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当前中国城市之间正在为争夺人才而竞争,武汉拥有百万大学生,人才基础优势明显,现在当务之急是怎样留住人才。武汉要为人才提供价格相对便宜的公共租赁房,孩子上学等公共配套要跟上,人才安居才能乐业。另外,武汉还要面向全球扩大人才招聘力度,不但从生活上,更要从事业环境上,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环境,把武汉建设成为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
链接
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
9月21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揭晓,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斌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三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浦阳获得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
获奖者(从右自左)陈斌开李三希孙浦阳(代领)。记者高勇摄
记者发现,三位获奖的年轻学者均出生于年,均为37岁。“三位获奖者此前并不认识,获奖者的学术评价为唯一标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说,好的研究方向一定是有国际视野,一定有家国情怀,他们都具备,而且在相关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随后举行的论坛环节,来自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共同探讨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
据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年启动,旨在促进中国经济学学术进步,推动经济学学科建设,鼓励经济学青年人才的成长,提高中国经济研究水平,每年评选一次。(记者杨佳峰通讯员熊苒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