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才到魔*,谁改变了扎克伯格
credit:IllustrationbyAlexCastro/TheVergePhotobyJustinSullivan/GettyImages
“大概是因为19岁开始就活在公众视线下。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人对我有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
扎克伯格曾对《连线》编辑StevenLevy说。
Levy 次见扎克伯格是在年的PC论坛。当时Levy是《新闻周刊(Newsweek)》的首席科技作家,而扎克伯格才21岁,Facebook还是家初创公司,但已不容小觑。
Yahoo在这一年提出10亿美元买下Facebook,Yahoo的CEO特里·塞梅尔对记者说,这辈子从没遇见一个人能够抵挡住10亿美元的诱惑。但是扎克伯格拒绝了,“问题不在于钱”。
“问题不在于钱”,这个观点不止一次指导着扎克伯格的行为,他宣布捐出大部分股票的时候这样解释,他拒绝舆论呼吁他辞职时也这样解释。
与此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扎克伯格开一辆黑色丰田飞度,住在公司附近一套寒酸的一居室公寓,房间简陋杂乱,床垫放在地板上,厨房几乎没用过。他的一个大学朋友说,扎克伯格是他见过最俭朴的富人。
索伦的凝视
次见到扎克伯格的时候,Levy已经是个经验十足的科技记者,采访过不少科技大佬了。他邀请扎克伯格共进午餐,以为可以做一个轻松的采访。两人并排在室外草坪上的一张大圆桌旁坐下,Levy开口问了扎克伯格几个简单的问题,像是“公司最近怎么样”。
扎克伯格看着Levy,始终沉默,仿佛冻住了一样。
“他并不是生气的样子,也不是心事重重,是完全空白,什么都看不出来,”Levy说,“我心想,这人真的是Facebook的CEO吗?”
直到Levy把话题换到了PC论坛,问扎克伯格了解这个聚会吗,他终于开口回“no”,然后Levy作为已经来了很多次的老人,给扎克伯格介绍了起来。
“听完我的分享,他似乎‘解冻’了。”
两人开始聊扎克伯格在大学宿舍里开发的Facebook,聊了一整个午餐时间,内容都非常粗略,没有细节和深度, Levy在撰写当天的报道时只给了扎克伯格四句话的篇幅。
之后十多年里,Levy对扎克伯格做了至少九次采访,扎克伯格面对提问始终有所保留,而且随时会进入沉默时刻。
年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被问到Facebook是否掌握非用户的个人信息,扎克伯格再次进入熟悉的沉默时刻。
这曾经被解读为标准的程序员式“社交障碍”,但Facebook副总裁AndrewBosworth把扎克伯格的沉默称为:“索伦的凝视”。
索伦是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奇幻小说《魔戒》中的反派角色,托尔金写他以“索伦之眼监视一切”。
“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那双魔眼上山下海,突破一切重围和险阻,找到你,让你赤裸裸地被锁死在他的视线之下。”
托尔金之后,还有不少小说家,比如史蒂芬·金,也在作品中塑造过索伦式的角色,其特征都是有一双知晓万物的魔眼。
如果说现实中有什么最接近“索伦之眼”,Facebook确实有资格被提名。
在今天,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还多,且朝着拥有比任何一个宗教信徒都多的方向发展。
早在年,研究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