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乳腺癌患者康复沙龙迎来20岁生日
今天,第十七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召开之时,全国首个乳腺癌患者康复沙龙——医院妍康沙龙,在今年迎来自己20岁的“生日”。
乳腺癌,常年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排行榜榜首。乳腺癌治疗带来的躯体创伤、心理压力,让广大女性患者谈之色变。而当“红颜杀手”遇上“妍康”,疾病的狰狞面目变得不再可怕:齐肩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的生存率,加上“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帮助万千乳腺癌患者走出疾病阴霾,重放生命的光彩。年12月,沈镇宙在妍康沙龙给患者们加油鼓劲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一段医患故事,成就互助沙龙
医院终身教授沈镇宙倡导发起的妍康沙龙,始于20多年前的一个暖心故事。当时,沈镇宙为一位患者做了乳腺癌手术。术后,这位患者希望表达物质感谢,但被沈镇宙婉言谢绝。最终,医院捐赠万元用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想法。
沈镇宙发现,医院为主体成规模的乳腺癌患者康复组织还没有建立,许多患者难以走出疾病带来的身心压力,甚至对疾病的治疗和回归社会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为此,沈镇宙计划成立一个乳腺癌患者互助组织,以帮助乳腺癌患者重归社会。这一倡议医院的大力支持。于是在年,医院为主体,集“医、护、患”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乳腺癌患者康复患者俱乐部——妍康沙龙,在医院正式成立。
“妍”意为美丽,“康”代表康复。20年来,妍康沙龙,在沈镇宙教授、邵志敏教授的领衔助力下,医院专业团队的支撑,在给予乳腺癌患者支持、指导和帮助的同时,搭建了一个医患、患患之间密切交流的平台,让“折翼天使”在医院就诊之初,便可以找到一个“心的归宿”。
汇聚九万患者会员,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
年,全国首个乳腺癌全程管理平台——“妍康e随访”在医院发布。平台为乳腺癌患者建立个体化的随访档案,并开通线上、线下康复随访绿色通道,这是妍康沙龙“专业支持赋能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又一次转型升级。邵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持续攻关,不断提升乳腺癌疗效,让乳腺癌变成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慢性病”“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和筛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医院年乳腺外科年手术量超过8例,10年总生存率达到82.6%,其中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更是达到93.6%。”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在努力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还提倡乳腺癌患者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
据统计,妍康沙龙的患者会员已经发展至9万人;妍康专家义诊团队的足迹遍布我国多个省市;妍康“乳腺健康体检车”开进了上海多个社区;每月一次的“妍康学苑”已经开办一百余期;疫情以来,沙龙开启线上科普、义诊活动达到余场,惠及人群万余人;乳腺癌患者康复科普书籍发布近10部;互联网技术还使得“妍康+”线上功能不断拓展,沙龙病友们的病友互助体系更趋成熟。
二十载同辈互助,打造一座汇聚爱的港湾
在妍康沙龙,乳腺癌病友们对胡织初的故事耳熟能详。16年前,胡织初在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了乳腺癌手术治疗。在妍康沙龙,胡织初不仅走出了病痛的阴霾,更开启了自己从患者到妍康康复志愿者带头人的身份转变。年,胡织初每周三会带领病房探视组志愿者,走进病区和新病人“话聊”给予心理舒缓,建立抗癌信心病友探视是妍康沙龙“同辈支持”模式的典范。十几年来,胡织初和妍康沙龙的姐妹们,每周三进入治疗病房探视病友,风雨无阻。她们以亲身经历劝导新病友克服心理恐惧、转变心态对抗病魔。丰富多元的患者互助服务,帮助新病友更好接受治疗和康复,并形成康复患者加入妍康沙龙继续服务其他新病友的“爱心循环”。
成为乳腺癌患者“健康、自信”的代名词
从生理康复到心理抚慰,从回归家庭到重返社会,妍康沙龙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变成了乳腺癌患者迈出新一步的起点。“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我们仍将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乳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妍康沙龙也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邵志敏表示。
在妍康沙龙,已有成千上万的乳腺癌患者携手医护、相互支持,不仅跨过了五年生存率这道“坎”,还将一起相守走过更多的20年。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上一篇文章: 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