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深度研究报告

刘云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捍卫国家货币主权,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央行数字货币的适时推出,是为了捍卫在Libra冲击下国家货币的主权地位。Facebook推出Libra之后,在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各国都在积极讨论Libra对于自身主权货币的影响,总体而言,对于美元、欧元、英镑等主流货币而言,Libra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Libra将其纳入到一篮子货币进行进行资产配置,进一步增强其货币地位,另一方面,Libra的出现,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超主权货币,从而对传统交易结算货币造成影响;对于部分高通胀国家而言,Libra稳定币的吸引力将远远超过所在国主权货币,对于本土货币造成致命打击;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需要承受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未纳入Libra的一篮子货币中,因此会降低各国央行为人民币的储备需求,从而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研发推出进程中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闭环测试,或将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正式发布数字货币的央行。

闭环测试紧张进行,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自年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成立至今,我国CBDC相关研发落地工作一直稳步推进;年7月,央行启动了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决定使用数字票据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应用场景;年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年1月,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并参与贸易金融区块链等项目的开发;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或将呼之欲出;年9月,据《中国日报》报道,央行数字货币闭环测试已经开始,测试中会模拟某些支付方案并涉及一些商业和非*府机构,或将涉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银联等机构。

一方面,根据ForexBonuses调查数据,我国非现金支付比例为56%,排名全球第六,其中了解移动支付的人口比例为77%,远超第二名俄罗斯(57%)和第三名德国(48%);另一方面,区块链数字货币随着电子货币在商业交易中占有率不断上升,为什么我国又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电子货币KYC和AML成本较高,而央行数字货币能有效降低反洗钱成本。由于KYC和AML的审查程序繁杂,目前平均成本为50-60美元/人,且数据库需要定期更新。而央行数字货币在每次交易时,都将产生一个包含新的所有者信息的字符串,即便交易在用户层面是匿名性质的,也仍然可以找回单个CBDC单位的完整转移记录。因此,中央机构持续追踪每一个CBDC的信息,用户身份也可以与对应的个人钱包绑定,从而使其完全失去匿名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央行数字货币能实现货币精准投放,从而提高货币*策的有效性。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未介入央行支付系统,对于其资金流向央行很难准备掌握和统计;另一方面,电子货币与纸币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是在进行*策研究和*策制定的过程中,很少将这部分因素考虑在内,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货币*策调控的力度,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累积。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来说,由于可以实时精准定位其流通渠道,因此在货币发行时可以实现精准投放、实时传导、前瞻指引以及逆周期调控,提高货币*策传导的有效性。

2.数字货币行业发展概览

2.1数字货币发展历程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原始部落狩猎和采集时期至今,货币已历经了6个阶段:

(1)物物交换及一般等价物阶段:物物交换是货币的第一个历程,由于运输成本大、成交效率低等原因,贝壳等不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逐渐抽离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形成货币的原始形态;

(2)贵金属阶段:随着人类冶金技术的提升,货币形态自然而然向价值稳定的贵金属转换,这一历程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期,受限于金属的质地不均、分割损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了由国家统一铸造和管理,以国家信誉为背书的金属铸币;

(3)纸币阶段: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易于携带的纸币迅速取代金属货币,并逐渐形成中心化现代金融体系,使得货币*策的实施成为可能;

(4)电子货币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货币逐渐向虚拟化过度,一方面信用卡、借记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也在生活中愈发普及,但其中心化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传播媒介发生变化;

(5)数字货币阶段:近年来,纸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第三方支付频频爆出安全危机、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其币值波动大、监管等因素影响,目前只在小范围进行流通,更趋向于投资工具而非支付手段。针对此现状,各界纷纷布局中心化体系下的数字货币,如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各国央行也在加速研发中心化数字货币。

2.2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区别

电子货币本质是法币的电子化,如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其背靠*府信用,较纸质法币而言更为方便快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币的流动性。电子货币、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的推出,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冲击,一方面,电子货币是通过电子网络发行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货币,这就使一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被打破,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多样性会无形中削弱银行信贷的规模,也将使得银行赖以发展的基础发生动摇。

虚拟货币主要指网络运营商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互联网服务而发行的,仅供网络企业内部使用的货币,如Q币,盛大币等。其信用保障主要来自于发行企业的信用,只支持法币到虚拟币的单项流通,这一特性决定了虚拟货币无法充当法币作为真实世界的支付手段。

数字货币包括加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货币是一种使用密码学原理来确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单位创造的交易介质,可用于兑换法定货币,购买某些商品、服务或作为投资工具。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主要有以下特点:(1)交易成本低。与传统的银行转账、汇款等方式相比,数字货币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费用,因此适宜用作跨境支付;(2)交易速度快捷。数字货币并非由任何中心化机构发行,也不需要任何类似清算中心来处理数据,所以交易处理速度更快捷;(3)高度匿名性。交易双方可以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因此具有更高的匿名性;(4)货币数量固定。如比特币的总量为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央行也纷纷宣布将会推出基于国家信用、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年厄瓜多尔率先推出国家版数字货币,该举措不但能减少发行成本及增加便利性,还能让偏远地区无法拥有银行资源的民众也能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得金融服务,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在探讨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大多暂不考虑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为了金融普惠、突破制裁等原因,纷纷对法定数字货币持支持态度。

2.3数字货币的技术基础——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公共化、去中心化的账本技术,被认为是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未来,其应用领域涵盖金融、科技、经济、*治等领域。区块链中包含所有历史交易记录的清单,能够将账本主人和其历史及当前交易绑定在一起,具有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构建可编程的货币系统、金融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

区块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缺乏信任基础的商业环境下,各方如何来进行交易和协作的问题,区块链基于区块+链,一方面,每一个区块上记录了该区块创建之前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实现数据的可追溯性,另一方面,区块链提供了数据库内每一笔数据的查找功能,分布式结构实现信息去中心化,全网的记录者都可在每一个区块中盖上时间戳完成记账,从而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性。数字货币建立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从而有效保证货币使用中的安全性。

2.4多因素共促数字货币发展

相较于纸币,数字货币能有效降低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成本。据测算,日本目前每年花在现金流通和管理方面的成本约为8万亿日元(约合亿元人民币),使用数字货币可以大大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一方面,能减少纸币的印制、运输、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伪造的假币和双花问题不会得到网络其他节点的认可,可大幅降低防伪成本,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数字货币还可以降低跨境交易的成本,增加资本流动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全球跨境贸易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迅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据估算,至年,我国移动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0%,第三方支付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1)网络安全问题。第三方支付服务是基于开放的互联网为基础的,因此在系统运行方面面临着网络硬件安全、网络运行安全、数据传递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2)数据安全问题。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的是虚拟账户,也不像网上银行那样有电子口令卡、U盾等安全介质做保障。不法分子可能针对安全漏洞入侵中心系统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储蓄资金。在银行卡盗刷渠道分布中,快捷支付占比65%,其中97%通过第三方支付盗刷。(3)破产风险。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属于非金融机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一旦公司出现破产等情形,则可能引发剧烈的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导致其他的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数字货币带来更有效的货币*策传导力度。一方面,随着货币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使借贷双方越来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系列信用替代形式,降低了货币供给量指标的可测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非现金支付中的票据贴现和信用卡涉及信用创造会增加货币供应量,非金融支付机构所开展的信用服务会减少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机构信贷的需求。而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可帮助货币当局获得真实的交易账簿,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推行精准的货币*策。

数字货币使用场景愈加丰富,用户接受度不断增长。据Coinmap数据显示,全球共有个商家接受比特币支付,这些商家大多位于北美、欧盟等较为发达国际和地区,受经济不稳定影响的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的商家数量也在增加,目前主要包括购物消费、工资支付、交通出行、旅游外出、外卖结算、学费支付等落地场景。虽然就总人口而言,数字货币的使用人群仍占小部分,但是其使用人数在不断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0个国家的使用率超过10%。

3.主流加密数字货币介绍

3.1加密数字货币蓬勃发展

加密货币的诞生源于对电子支付行业的革新,旨在搭建去中心化、个人对个人的电子货币体系。年11月,一份署名中本聪的论文被发表在网络上,其标题为《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论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使用对等网络来创造一种不需依赖信任的电子交易系统;年1月,比特币网络上线,推出了第一个开源的比特币客户端软件,中本聪使用该软件对第一个比特币区块进行采矿,并获得了第一批的50个比特币;其后,加密货币体系实现飞速发展,一方面,加密货币的市值不断增长,年12月,比特币交易价格首次突破美元,市值达亿美元;另一方面,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太坊、瑞波币、稳定币USDT、Libra等数字货币也接连发布。

比特币地位仍稳居第一,市占率超过70%,以太坊和瑞波币市值均突破百亿美元。自年第一枚比特币诞生至今,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加密货币行业也经历了飞速发展。据CoinMarketCap统计,目前已有超过种加密货币,截至年9月8日,加密货币总市值为.7亿美元,市场总交易额为.3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占比70.4%,市值为亿美元,而ETH(以太坊)和XRP(瑞波币)市值分别为和亿元。

从加密数字货币承载的业务和应用场景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为支持自由交易而搭建的虚拟货币网络。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2P电子现金系统,如BitcoinCash(BCH),Litecoin(LTC),Dash(DASH),Monero(XMR)等;(2)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以Ethereum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基础服务运行平台,如Ethereum(ETH),Cardano(ADA),NEO(NEO),EOS(EOS)等;(3)为特定业务、应用场景设计的垂直领域的去中心化网络。以Ripple为代表的为了在垂直业务领域应用而做了某些特殊设计实现的、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如Ripple(XRP),IOTA(IOT),NEM(XEM)等。

3.2比特币——从支付手段到投资工具演变

为了对抗央行信用失信和银行信贷泡沫,年去中心化货币比特币横空出世。比特币最初源于其设计者中本聪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对等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在论文中针对第三方平台的不透明、不可控、花费高的缺点,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构想,即一种基于P2P技术的无记名资产,允许支付款项通过网络直接转让到目标账户,而不必经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操作。

比特币从网络数字代码逐渐发展成如今可以与法币交易的加密货币,总共经历了三次大跃变:

第一次共识:不具备购买能力的新兴技术。年,中本聪在世界级电脑发烧友的网站,发布了比特币计划,而后某位程序员改进了比特币源代码,并在网络上使用了自已的真实身份发起了一次大赠送的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到了比特币;

第二次共识:具有一定购买力,不受制于各国*府的监管,可以在全球自由流通的数字货币,甚至可以避免税收,进行黑色交易的支付手段,但还不到*金的地步。在这一阶段,比特币被越来越多得用于线下交易,年10月,BitPay发布报告说,全球超过家商户通过他们的支付系统来接收比特币的付款,同时期,匿名*品网站丝绸之路的兴起、委内瑞拉等通胀严重国家的居民通过比特币进行资产保值的举措、硅谷大佬对于比特币的资产配置都为比特币的迅速普及推波助澜;

第三次共识:被封为数字*金,逐渐成为一种投资工具。一方面,比特币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年,日本有20多万家商户开始接收比特币作为一种合法的支付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无涨跌幅限制,可以24小时交易等特点,比特币很适合用作投机炒作,年3月,一枚比特币的价格首次超过一盎司的*金,截至年底,比特币交易价格首次突破美元,市值达亿美元。

年,随着投机热情的减退,比特币呈现大幅下跌态势,低谷时市值较历史最高点下跌80%以上。年以来,受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比特币价值逐渐回归理性:(1)各大玩家纷纷进入加密货币市场,推动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信心,如Facebook推出Libra白皮书,各国央行纷纷致力于推出CBDC;(2)比特币避险功能助推价格回升。比特币与*金的相关性变得日益紧密,同时在年表现优于贵金属、传统股票等传统投资工具,受美联储降息、人民币贬值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比特币逐渐成为投资者对冲传统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

3.3以太坊(ETH)——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

在传统商业社会的价值交换环节中,往往对律师、公证员等专业人士有着大量需求,需要支付昂贵的合约订立、执行和维护费用,针对这一现状,年,19岁的VitalikButerin在一本主题为以太坊白皮书:下一代智能连接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书中首次提到了以太坊的构想,即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透明、去中介化智能合约。年7月24日,以太坊对其项目开发进行众筹,在42天内就筹到了个比特币,预售了超过万枚以太币,筹资约万美元。众筹结束后,项目发展非常快,半年多时间就发布了5个版本的概念验证,年7月,以太坊发布了Frontier阶段,虽然只是测试版,但也证明了它在区块链技术上的领先,因此以太网迅速扩展,在全世界范围流行起来,以太币也开始暴涨;年3月,以太坊开发进入Homestead阶段,标志以太坊开始平稳运行;年10月,以太坊发布了Metropolis的拜占庭版本,使得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适合于商业交易;预计最终版本Serenity将于年发布,通过此次升级,以太坊将从POW机制彻底转变为POS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共识的达成时间,同时减少挖矿的能源消耗。

以智能合约为例,作为以太坊虚拟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合约上的所有条款都是由计算机代码评估和执行的,这使得它无需任何信用背书,而智能合约的任何计算能力都是通过ETH作为资源进行支付,由以太坊上的节点进行提供。以房屋租赁合同为例,A需要向B支付房租以获得房屋使用权,在智能合约中,若A拖欠房租,智能合约会直接将没有按时付款的A锁在房子外面。

以太坊不仅是一个开发平台,还逐渐成为一个应用市场,在以太坊平台上,第三方开发者为普通用户开发的去中心化应用逐渐增多,开发者和用户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在以太坊主要部署了三类应用,一类是金融应用,如管理代币和合约;一类是半金融应用,如为解决计算问题而设的自我强制悬赏;还有一类是非金融类应用,如在线投票。在未来,任何重视信任、安全、永恒的环境都可能会涉及以太坊的技术,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场景。

3.4瑞波币(XRP)——搭建高效的全球支付体系

全球支付交易中往往存在手续繁琐、速度缓慢、费用高昂等问题,目前在跨境支付中最常用的是年推出的SWIFT银行结算系统,但是其仍需要3-5个工作日的审核流程以及高额的手续费用。针对这一现状,年,ChrisLarsen和JedMcCaleb联合成立了OpenCoin公司,推出瑞波(Ripple)项目,以瑞波币(XRP)作为中间桥接货币以构建便捷、低廉的全球支付网络。

瑞波币具有以下三点核心特征:

(1)交易效率大幅提升,手续费趋近于0。全新的共识算法RippleConsensusAlgorithm允许Ripple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在几秒钟内自动接受对总账信息的更新,而无需经由中央数据交换中心。基于此算法,瑞波每秒可以处理多笔交易,确认时间只需要4秒,每笔手续费不到1美分。

(2)总量固定,通过损毁的通缩模型稳定币值。上线之初,总量为亿个的瑞波币(XRP)就已经全部产出。其中,创始人保留了亿个,剩下的亿个全部归公司运营出售。使用瑞波(Ripple)网络交易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每笔交易最低0.XRP),这些手续费不是奖励给验证交易的节点或是返回到系统账户,而是直接销毁。所以,使用瑞波(Ripple)网络交易的人越多,销毁的瑞波币(XRP)也越多,通过这种销毁的通缩模型,让瑞波币(XRP)升值。

(3)允许跨支付系统使用,目前已有超过个机构用户。与比特币截然不同,瑞波币允许在不同货币甚至不同支付系统之间的结算付款,它实质上是一个全球结算网络,为美元、比特币、欧元、英镑或任何其他价值单位(比如飞行里程、大宗商品)提供服务。桑坦德银行(Santander)、美国银行美林(BankofAmericaMerrillLynch)、瑞银(UBS)和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等银行已经在使用这种技术。

3.5现有加密数字货币的缺陷

虽然加密数字货币体系正在迅速发展,但是受制于种种缺陷,未能对传统货币体系造成较大冲击。

现有的数字货币币值不稳定,趋向于投机工具而非支付手段。最初一个比特币的价值不足14美分,年底交易价格突破美元,年底交易价格突破0美元,以太坊也从16年的10美元左右的交易价格上升至突破美元,由于价值波动过大,数字货币虽然具有货币价值储藏的职能,但却不能很好地履行交换媒介以及支付手段的职能。

为了克服比特币等货币币值波动大的特点,USDT等稳定币应运而生,但仍具有诸多缺陷。USDT自诞生时即严格遵守1:1的保证金制度,每发行一枚USDT币,其账户就会增加1美元的资金储备,并且USDT可以随时兑换美元,这种锚定美元的发行机制奠定了其在数字货币稳定币领域的头把交椅。但是由于USDT母公司Tether的美元储备账户并不透明,且Tether与全球大型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具有关联方关系,或致使USDT具有超发以及价格操纵风险,稳定币自身信任危机不断。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目前主流的三种机制(POS、POW、DPOS)由于能耗高或公平性差等问题,均存在改进空间。POW机制最早由比特币使用,比较简单粗暴,最终获得比特币的数量与算力完全相关,导致了能耗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弥补POW机制的不足,以太坊提出了POS机制,在这种分配机制下,最终挖币的概率与持币数和持币时间正相关,最终会强者恒强的局面,使去中心化演变成多中心化;而DPOS机制则是一种投票选举的共识算法,其效率更高,但是社区选举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一些破坏节点的出现,会给网络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4.Libra——Globalcoin即将来袭

4.1Libra驱动力——契合Facebook业务转型需求

年6月18日,Facebook重磅推出Libra白皮书。在白皮书中,Libra被定义为一种稳定的数字货币,拥有包括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府债券在内的真实资产作为储备,正式的Libra区块链将于年推出。Libra的发布,对Facebook而言有以下两点重要意义:

(1)Libra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有利于Facebook解决一直以来面临的数据泄露问题。

由于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的问题,Facebook面临来自公众和监管的双重压力。年CambridgeAnalytica数据泄露事件中受影响的用户数有万,该数据分析公司与特朗普大选、英国脱欧的竞选团队均有合作,事件发生以后,Facebook的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超过亿美元,事后又面临50亿美元的监管罚款。随着监管趋严以及公众对隐私的日益看重,Facebook传统的用户数据保护手段或难以为继,而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开放等特点,能够解决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数据确权问题。

(2)Libra是Facebook业务转型的重要布局,通过建立生态的方式为Facebook带来更多业务可能性。

Facebook一直在积极寻求业务转型,但却接连受挫,至今仍然没有打开新兴战略业务通道。

早在7年,Facebook就曾与商务平台Oodle联合推出了名为Marketplace的应用程序,着重于熟人间的二手业务开展,但是由于业务迟迟无法顺利开展,年,Marketplace的控制权被全权转移至Oodle,年,这一应用被关闭,年,Facebook重新推出此项目,但提供交易平台,并不支持收付款以及物流服务;

-年,Facebook着重于虚拟货币Credits相关业务布局。最初,Credits仅用于虚拟商店中礼物购买,而后Facebook逐渐推出Credits实体购买卡,并强制游戏开放商使用Credits作为交易结算工具,Facebook在其中收取30%手续费,自年起,由于Credits在国际支付中存在很多麻烦,渐渐被淘汰掉;

-年,业务转型重心转向支付业务。年,Facebook聘请前PayPal总裁负责Messenger业务,而后Facebook在Messenger中添加支付功能,并通过与Uber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拓展Messenger支付范围;年,Facebook与PayPal、Visa、MasterCard和Stripe等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拓展支付业务边界,但截至年9月,在Facebook的收入构成中,广告收入长期占比超过98%,而支付

年至今,Facebook致力于数字货币业务转型,并在年正式推出Libra白皮书。

Libra的发布,一方面,有利于Facebook拓展业务边界。据统计,全球仍有17亿成年人未接触到金融系统,无法享受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Libra的推出,有助于激活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组成的长尾市场,Facebook也将从此占据另一个更大规模、更高频使用的平台;另一方面,Libra组建协会的管理模式,纳入了众多行业的头部企业,能进一步丰富Facebook的业务生态。

4.2Libra的概况

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其由三部分组成:

(1)建立在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基础上。

首先,Libra采用独特的Move编程语言实现自定义交易逻辑和智能合约,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Move语言中每个资源只有唯一的所有者,资源只能花费一次,并限制创建新资源,从而规避数字资产被复制的可能性;可自动验证交易是否满足特定属性,确保区块链的安全性;通过减轻关键交易代码开发难度,从而可靠地执行Libra生态系统的管理*策,例如对Libra货币和验证者节点网络的管理。

其次,采用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防止节点破坏导致整体网络瘫痪的可能性。在BFT机制下,因为即使某些验证者节点(最多三分之一的网络)被破坏或发生故障,BFT共识协议的设计也能够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相较于POW等共识机制,BFT共识协议还可实现高交易处理量、低延迟和更高能效的共识方法。

最后,采用和迭代改善已广泛采用的梅克尔树数据结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同于以往的区块链都将区块链视为交易区块的集合,Libra区块链是一种单一的数据结构,可长期记录交易历史和状态。这种实现方式简化了访问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工作量,允许它们从任何时间点读取任何数据,并使用统一框架验证该数据的完整性。

(2)以赋予其内在价值的资产储备为后盾。

不同于稳定币USDT,Libra通过挂钩一系列低波动性资产,包括由稳定且信誉良好的法币和*府货币证券,以规避单一货币变动造成币值不稳定的现象,根据最新Libra听证会显示,一篮子货币最初可能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其中一半储备金将会是美元。

(3)由独立的Libra协会治理,该协会的任务是促进此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

Libra协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成员制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协会主要有三项职能:1)促进Libra区块链的运营;2)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网络的验证者节点)在推广、发展和扩张网络的过程中达成一致;3)管理储备资产。

目前共有28名初始成员,包括支付、电信、区块链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后续将会持续增长,预计到年,Libra协会的创始人数量将达到个左右。

Facebook将保有领导角色至年结束,而后将创立子公司Calibra代表其在Libra网络中运行相关角色职能,Calibra将受到监管制约,以确保社交数据与金融数据相互分离。

协会的成员系统由运作Libra区块链的验证者节点网络构成,每名创始成员需购买至少万美元Libra以获得一定的投票权,为避免权力过度化集中,单个创始成员只能代表理事会中的1票或总票数的1%(以较大者为准),任何成员不得通过并购其他企业加大投票份额,所有重大决策都需要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表决通过。

4.3Libra具有多方面优良特性

相较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加密货币,Libra有如下特性:

就发行主体方面,Libra通过中心化的协会进行治理。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均存在单一的发行主体,可能会导致权利滥用的问题,而加密货币则完全无发行主体,是非中心化的货币。

就使用范围方面,Libra=加密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与加密货币类似,Libra是面临全球发行的无国界数字货币,其以Facebook数十亿人的用户数为基础,逐步扩大使用范围,而电子货币的使用范围通过局限于一国之内,虚拟货币则仅限于网络企业内部。

就发行数量方面,Libra数量无上限。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的发行数量由发行主体决定,一般不限,而加密货币则通常有一定数量限制,如比特币上限为万枚。

就信用保障方面,电子货币Libra虚拟货币加密货币(除稳定币以外)。Libra的信用保障与稳定币USDT类似,通过%挂钩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府债券等资产,提供强有力的信用背书。相较而言,电子货币基于国家信用,虚拟货币基于公司信用,而加密货币完全无信用背书。

就交易安全方面,Libra加密货币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由于存在中心化的系统,因此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而Libra在加密货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更有效地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

4.4Libra应用场景

Libra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广泛的应用场景,除了提供方便低廉的跨境转账服务以外,还包括生态内众多消费巨头的快捷支付服务,以及新金融生态的搭建。

应用场景一——跨境转账

随着移民和留学生数量稳定增长,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加大,全球跨境转账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麦肯锡数据显示,年全球跨境营收规模为亿美元,占总支付市场的10.6%。目前银行电汇普遍采用SWIFT公司作为中介,其优点在于手续费有上限,适合大额汇款,且收款人只需持身份证明和汇款密码即可完成收款,但是存在手续费高昂且转账流程缓慢的问题,更不适用于非洲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Libra继承了加密货币快速跨境转账、手续费低廉等特性,且Facebook在全球庞大的用户基础有利于其个人跨境支付业务领域的顺利展开,未来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应用场景二——境内支付

Libra的创始成员中,涵盖电商、旅游出行、网约车、音乐等多个消费场景巨头,未来可以预期创始成员生态中会优先支持Libra对相关服务进行支付,据Libra白皮书预测,至年,将会有个大型企业加入生态中来,预计未来支付场景会更为丰富。Libra协会还将设计和实施激励计划,以便推动Libra被广泛采用,预计会以低费率+补贴的方式争取更多中小型商家加入生态。

应用场景三——新金融生态

普通用户虽然无法获得Libra资产储备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但是却基于所持的Libra获得相关的借贷服务,甚至于衍生品服务,比如基于Libra的资产管理服务,或者以Libra为信用的投融资服务,而这些业务又会催生出相关的托管、资管以及投融资机构,这些机构通过网站、APP和DAPP(去中心化应用)就可以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从而创建出新的金融生态。

4.5Libra的潜在缺陷

Libra的设计框架决定了其面临包括监管、超发、外汇等多方面风险,甚至可能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

监管限制或导致Libra无法达成预期效果。由于社交巨头Facebook广泛的影响力,Libra一经推出就受到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5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粤ICP备190253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