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们走向产业一线

有一个来自硅谷的规律:产学研结合,组成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产业链里的闭环,推动技术迅速转化成产业生产力。

简单讲:教授们走向从产业一线,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这也是硅谷成功的模式。

斯坦福就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坦福的教授们成为众多高科技公司的 ,这其中就包括惠普、雅虎、罗技、思科、eBay等世界 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如今,这一规律正在被大洋彼岸的中国复制。

科研转化之困

年8月,一组来自中国科协的数字评估结果引起重视。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占比为50%多,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在80%以上……”

这份评估结果出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是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协所做。

在当时的双创环境下,科研成果生产力转化不足的问题,自上而下引发了一轮讨论。

在当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高峰论坛上,时任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尚勇以美国硅谷为例谈到:上世纪90年代,以斯坦福大学等为核心的硅谷长期引领全球信息技术的创新创业浪潮;后来,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科研创新力量又催生了波士顿等地区的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革命,秘诀都在于以人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营造和风险投资的强力助推。

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反映到实际,就是基础科研的转化之困。鼓励科研人才走向产业一线,将科研能力转化成产业动力是当时舆论所向。

解释一下,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对于不少“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没有跟上,源头和底层技术没有搞清楚,就只能停留在依赖他人底层技术开发的基础上。然而,基础科研周期长、难度大,并不能短期内实现业务价值,所以短期内甚至很难证明它的产业价值。也因此,基础科研工作所以尤其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没有明确商业诉求的高校科研机构里的科研人员,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上有天然的优势。

于是,科研价值和产业价值之间代购的讨论在这一年集中爆发。问题集中在:如何让他们的研究成果持续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正向循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策的若干意见》。意见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

*策的支持,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产业化转化无疑是个强心剂。

已经积累了 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高校团队,去做产业化结合,无疑是有天然优势的。

不再束手束脚,高校教授们的“双创1.0”时代由此开始。

产业一线迎来教授CEO

最直接的方式是创业。

最近五年,教授们走向产业一线,通过创业和成立企业联合实验室等,把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产业化转化,实现科技生产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计算机、生物科技、半导体等技术密度极大的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科研人员,有 的技术话语权。

可以看到,科创板开市以来,一大批参与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通过公司上市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将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科学家创业者通过市场反馈,成为一个正向循环。

据国内新经济创投服务商IT桔子统计,单就年国内创业的新经济公司中有8家出自教授科学家。

让技术找到能发挥技术优势 化的应用场景,给技术实战的阵地,从而在应用中锤炼技术,让技术和应用获得互盈。这是教授们走进产业一线带给他们的不一样。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年,现任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压死骆驼的 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就像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从起步到稳定通常会经历一段野蛮期。高校技术产业化这一趋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原因显而易见。随着科学家创业时代的来临,过去曾是大学教授、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纷纷走向创业一线成为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但处理合伙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人员架构等管理类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常住象牙塔中的他们所擅长的。

简单理解,“技术不等于产品”,技术要转化成产业价值,而不是仅停留在技术研究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具有技术产品化的能力。

科学家创业已然成为这个时代无法忽视的浪潮,而且*策法规也在逐步完善。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成为一项重点。也就是说,如何让科技成果完成商业转化的过程更有据可依,让科学技术人员通过长期且完善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获得激励,已得到立法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粤ICP备190253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