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属国有企业2020年底实现利润总额

江西省国资委有力有序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全面完成行动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截至年末,江西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亿元,净资产.8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36.41%、42.64%;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较年增长27.17%;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3月17日,江西省国资委*委书记、主任陈德勤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

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陈德勤说,江西省国资委坚持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企业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据统计,年,省属国有企业RD投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5.6%,省属国有工业企业RD投入占比达到3%,年均增长22.2%。二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3年来,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1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截至年末,省属国有企业共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省级创新平台46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院士工作站2个,高新技术企业户。三是奖项专利加速增长。3年来,共获国家发明专利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一等奖3项。新增专利数余件,截至年末,省出资监管企业拥有专利总数余件,其中,发明专利余件。四是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江铜集团石墨-铜(铝)复合材料取得重大突破。新钢集团加快高品质稀土钢研发及产业化。江钨集团参与的“镍钴/钨/锑战略金属冶金固废清洁提取与无害化技术”获国家科技部立项。

据介绍,近年来,省国资委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企业战略全局的首要位置,指导推动省属国有企业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接下来,省国资委将在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平台建设、多元支撑上继续用劲使力,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持续推动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研发投入刚性增长约束措施,围绕重大技术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一批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力争到年末,省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达到3.5%,年末达4%左右。

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育一批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创型、基础型高价值专利。全面提升国有企业专利质量,推动国有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有效专利拥有量的比重持续提高。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设立或联合组建研究院所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组织,打造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好江铜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现有平台,积极推动与大院大所合作,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在有色、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成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孵化新增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四是努力构建多元化支撑体系。每年从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专项创新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深化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国开行江西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拓宽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大力推动企业加大与*府、高校、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创新体系。

改革攻坚迈出新步伐

陈德勤说,江西国资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聚焦重点难点,推动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建章立制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出台“1+70”改革文件和配套制度,构建形成国资国企改革基本框架体系。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蹄疾步稳。省属国有企业混改率达到79.2%,居全国前列,顺利完成7户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江铜集团荣获全国A类“双百企业”评级,一批混改样本在全国复制推广。三是市场化战略重组成效明显。推动完成六大产业集团战略重组,打造形成三大不同功能定位的投资运营平台,先后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组建近30家重点骨干企业。四是剥离国企办社会彰显担当。率先在全国完成省属国有企业社区移交、驻赣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省26家国企办教育机构和78家国企办医疗机构改革圆满收官,省属国有培训疗养机构脱钩移交深化改革和驻赣央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省国资委企业改革改组处副处长徐瑛说,年是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全省国资国企将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紧盯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集中精力抓好三年行动落实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努力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上走在前列。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资源集中,做大投资运营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集团,加快提升国有经济的整体效能。

二是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大国内外开放合作力度,多层次开展投资洽谈活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着力促使国有企业转机制、增活力。

三是在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上走在前列。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加强员工持股、差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运用,充分激发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在增强国企创新研发能力上走在前列。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汇聚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在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上走在前列。聚焦管资本推进职能转变,优化分类监管和考核,强化企业内控监督和风险预警,更多采取法治化、市场化监督方式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绿色发展实现新提升

陈德勤表示,江西国资委大力推进有色、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发展。一是加快布局绿色产业。引导和支持省投资集团、省水投集团等企业在治山理水、绿色食品、旅游健康、殡葬产业等领域加大投入,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华赣环境集团先后与新余、赣州、吉安、萍乡、抚州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一批重大生态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加快绿色技术改造。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环保技术水平。江铜集团合作开发立方米以上超大型、智能化浮选装备与工艺技术,实现超低品位铜资源的高效回收。华赣环境集团牵头承建的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项目,有效提升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管理水平。三是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省属国有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江西省资源利用指标,优化内部生产流程,建立和完善资源管理利用对标体系。中国瑞林公司南国铜业一期30万吨铜冶炼工程正式投产,成为全球首例采用“侧吹熔炼+连续吹炼”工艺且规模达到30万吨的铜冶炼厂。江盐集团通过井下循环盐钙联产制碱工艺,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盐碱钙绿色制造体系。四是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矿山)建设。3年来,省属国有企业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矿山)12家,省级绿色工厂(矿山)15家。截至年末,共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矿山)30家,省级绿色工厂(矿山)31家。

陈德勤说,省国资委和省属国有企业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府关于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为江西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贡献国资力量。

一是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双轮驱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资源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积极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智能化、数字化工厂(矿山)改造提升,“十四五”规划期内,力争实现绿色工厂(矿山)全覆盖。另一方面,引导省属国有企业牢牢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有机蔬菜、粮油等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二是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双向突破”。充分发挥江西省生态环保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和绿色发展“数字化”赋能“双向突破”。一方面,推动建材、有色冶炼、钢铁等传统产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在尾矿综合利用、建筑节能、化学建材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集中力量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新环保标准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华赣环境集团等企业做大生态环境大数据,完善预警、分析、研判、决策、执行全链条的数字化应用体系,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双管齐下”。持续推动省属国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以全面达到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为目标,大力实施“三废”减排和污染治理“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方式,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另一方面,在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标本兼治,又要预防新的污染出现。

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

陈德勤说,江西国资委始终坚持放眼世界、面向全国,推动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引进来。一是参与国际合作成效显著。由江西国际公司牵头,江铜集团、新钢集团等7家省属国有企业参与的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正式开园运营,成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论坛提出“八大行动”之后,首个落户非洲的重大项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江铜集团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签约的哈萨克斯坦巴库塔特大型露天钨矿采选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江西国际、中鼎国际、省建工集团海外项目逐年攀升,分别列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强第81位、第位和第位。二是国内合作扎实推进。江铜集团巩固深化沿海、沿江T字型布局,建成了以江西本土为主体,辐射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西南地区五大产业基地,初步建成国内完整的铜产业链。省天然气管网井冈山支线吉安站,成功接收中海油海上LNG气化管输来气。省市国有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增强,组织召开省属国有企业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会,现场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亿元。三是招大引强成果丰硕。积极推进央企入赣工作,累计签约落地项目个,引资.9亿元。成功举办“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香港)专题招商活动”,涉及项目36个,投资总额亿元。四是银企合作更加深入。年以来,省国资委先后与国开行江西省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北京银行江西省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建立*银企战略合作关系,为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引来更多“金融活水”。

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钟宇晖说,省国资委将继续坚持欧美前沿战略和亚非开发战略,推动省属国有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一是更高水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以资源能源、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江铜集团、投资集团、新钢集团、江钨集团、建材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巩固和扩大境外铁矿石、铜精矿、稀土矿、钨精矿、煤炭等原料来源,开辟国际市场和生产基地,在海外获得增量市场。

二是坚持推动企业“抱团出海”。以资源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发展产业,以赞比亚江西多功能经济区等海外工业园区为支撑,以产业联合体、战略联盟、抱团出海作为海外拓展方式,打造江西省境外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江西省优势产能、装备、品牌和技术走出去。

三是加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布局。积极推进江铜集团等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大产品国际市场的投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就地吸引、转化、利用发达国家先进人才、技术。

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陈德勤说,江西省国资委与省科技厅等兄弟单位形成合力,大力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走在全省前列。一是龙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江铜集团、新钢集团加快推进“三年创新倍增”“转型升级冲千亿”,年分别完成营业收入亿元、亿元,同比增长30.97%、21.12%。江铜集团位列《财富》世界强第位,比上一年度前移15位,新钢集团经济效益位列全国9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第15位。二是数字化建设提质提速。城门山铜矿“5G+智慧矿山”、水务集团“智鄱源”智慧水务项目入选江西省03专项十大典型示范案例。江铜城门山铜矿5G+VR智慧矿山场景,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组建江西倬云数字产业集团等公司,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合作协议》,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三是项目实施加快推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引导省属国有企业抓好项目、大项目、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有效发挥项目在优布局、调结构的关键作用。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年均增长26.5%,其中0万以上重大项目个。年完成投资亿元,创历史新高。

省国资委*委委员、副主任卢正大表示,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排头兵,将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率先发力,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江西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构建畅通国内大循环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充分抓住这些战略机遇,立足自身产业比较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康养、现代金融、文化出版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支撑作用。

二是争当产业链的“稳定器”。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提升江西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安全性方面发挥省属国企的支撑作用。

三是更高水平“走出去”。省属国有企业要坚决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开放的心态、更有力的举措,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项目合作,加大力度对接“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重点项目,不断巩固拓展海外市场,提升“走出去”能力水平。

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潘亮说,省国资委将围绕省属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方面,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是谋划好“十四五”重大项目。围绕全省国有经济“十四五”的布局,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批重大新动能培育项目、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一批重大股权投资项目、一批重大海外工程承包和并购项目,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为“十四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指导督促企业强化项目投资建设的主体责任,抓好本企业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准备、建设调度、协同推进等工作,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投资计划实施、项目建设有人抓、抓到位、出实效。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库,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调度协调制度,专人专班定期调度重大项目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完善投资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指导企业依据规划,聚焦主责主业开展投资活动。修订并落实好投资监管制度,指导企业建立投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投资监管合力,及时发现并揭示问题。(王健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7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粤ICP备1902532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