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关闭发帖功能,BBS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一代新人换旧人”无疑是互联网行业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大浪淘沙下,无数前浪也曾被“拍死”在沙滩上。日前,网络社区猫扑方面发布公告称,为防止垃圾信息泛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将于4月20日起正式关闭发帖功能。
年就已成立的猫扑,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从萌芽到如今繁荣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在猫扑中诞生,类似“人肉搜索”、“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很*很暴力”这类风靡全网的流行语,还是“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凤姐”、“叫兽易小星”等网红,也一度是中文社交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以说,猫扑是中国互联网蛮荒时代的代表,同时也曾是网络草根文化的根据地。
关于猫扑的“传说”,想必早期网民基本都已耳熟能详。不过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家综合性论坛在最初,是创始人Mop为了搜集电视游戏资料以及与志同道合的玩家进行交流,在网易建立的一个BBS,它其实是国内市场最早的ACG网站。彼时小霸王在市场上叱咤风云时,拥有游戏主机的玩家毫无疑问算得上是最为核心向的群体,也正是他们奠定了猫扑最初的底色。
在经过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大众软件》专题报道后,猫扑名声大噪,新用户也纷纷涌入,而这一事件也被Mopper们称之为“外星人占领猫扑”。在这段时间里,猫扑则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完成了从垂直游戏社区到综合性论坛的转型,并涌现出大量神贴和牛人,也塑造了BT与YY两大经典的论坛文化。
事实上,猫扑能够与天涯相提并论,并有着“南天涯北猫扑”的诨号,除了由 用户构建核心运营团队接地气的策略,形成了猫扑的互联网草根文化外,其自身在技术与设计层面上的创新,当时同样也引领了潮流。
例如首创的左右分栏Web页论坛形式,甚至成为了后续一众论坛的标准模式,其所推出的虚拟货币系统MopPower,也更是堪称腾讯Q币的前辈,而现在微博、知乎等社区根据用户兴趣自定义内容展现的模式,同样也是猫扑的首创,就连我们现在常用的“”,其实就来源于猫扑表情第号,并且中文互联网中大量被使用的表情包也有许多均出自猫扑。
在外界看来,当时猫扑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长时间保持独特的内容风格,以及良好的社区管理能力,使得其不断聚集更多“趣味相投”的用户,并产生粘性,以促进更多的互动,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
那么猫扑为什么最终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呢?许多老用户或许会将矛头对准陈一舟的千橡互动。早在年,也就是Web2.0时代走向尾声,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猫扑本应顺应时代推出移动端,但就是在这一时期其经历了剧烈的人事变动,并从北京整体搬迁至广西南宁,导致大量老员工与管理团队被迫出走。
在转型关键期临阵换将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猫扑的表现几乎像没头苍蝇一样。随后贴贴、猫扑hi、猫扑微博、猫扑sns陆续上线,甚至 象征性的左右分栏页面,也变成了更适合广告投放的门户网站样式,也生动地诠释了“市场上流行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无脑跟风策略。
当然,内部的变化或许仅仅只是猫扑失败的表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祸根”可能早在猫扑的兴盛期就已经埋下了。许多曾经的猫扑用户都对早期的版主/管理员印象深刻,可以说正是以创始人拖把为代表的这批管理员,塑造了整个社区的氛围,这一传统即便是在拖把离开,千橡互动接手后其实同样也得到了保留,然而时代变了,随着用户数量的膨胀,社区类产品从PC时代的运营当家维系用户,开始转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为王体验至上,也让以运营引导氛围的方式开始逐步落后。
所以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猫扑从辉煌走向落寞,最根本的原因或许与其自身并无太多关系。内容为王无疑是如今许多人都赞同的一种说法,但是按照这个理论,在早期互联网时代拥有内容优势,创造出了BT文化、YY精神的猫扑,就应该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问题则在于,论坛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低效的信息交流形式,盖楼式的论坛相比于主打碎片化体验的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