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爆火疑破产重启天涯社区能否见当年

“久闻大名,注册签到,年3月1日。”3月1日凌晨,不少网友蹲守在天涯社区的网站。

3月1日,网友在天涯社区留言。天涯社区截图。3月1日,网友在天涯社区祝贺“天涯重启”。天涯社区截图。

据天眼查App显示,2月26日,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据天涯社区创始人邢明透露,此次被申请破产是因为一位员工的欠薪诉讼。近日,邢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天涯社区将会于年3月1日重启。

天涯社区论坛巅峰时期卧虎藏龙,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分子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顶级神帖”。既然天涯社区曾有那么多高质量内容,为什么还是没能逃过“自救之路”?

兴起:找准用户需求先发优势明显

据了解,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中国初代互联网内容社区之一,拥有大量高忠诚度、高质量用户群,生产了诸多超强人气和互动的原创内容,形成了独具天涯特色的网民文化。

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但是直到年,中国的门户网站兴起,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正式进入网络时代。此时网民们有强烈的交流、分享和表达的需求,相较于百度贴吧(年底)、微博(年)、知乎(年),天涯社区是最早起步的综合性大型社区,先发优势非常明显。

此外,天涯社区还有丰富的版块和话题,吸引了一大批用户驻足在此。如天涯社区的“天涯问答”版块,使用户能够就各种问题在线提问并互相解答。这种交流形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爆火:内容高质量用户粘性高

天涯论坛曾存在过许多“高阶用户”。其中“当年明月”以写人文历史出名,年起他在天涯论坛创作大型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系列文章至年连载完毕后集结出版,截至年《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

大批量高质量内容又吸引来一大批用户,当年的天涯社区称得上是话题的制造中心。有人上天涯社区是为看连载小说,有人奔着“八卦娱乐”版块而来,平台用户的粘性很高。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年8月,天涯社区注册用户数达万,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

年,中国网民规模才6亿多,也就是说,当年平均每7个中国网民中就有1个是天涯用户。

天涯社区对这批人的影响有多大?为此,记者采访到两位曾经的天涯“老粉”。

“我是在年参加工作,从事的是媒体行业。当时没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获取文化、娱乐方面的资讯大多是通过主流媒体和一些商业网站,信息获取落后。”传媒业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当年天涯社区里“藏”着很多一手线索,所以天涯社区是张女士获取线索的重要平台,也是她娱乐、放松的场所。

“天涯社区承载了我的很多回忆”,摄影店主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是我的青春集散地”。

“我很喜欢在天涯论坛上面逛历史、游戏类版块,也会在论坛上追一些连载小说。”林女士总结道,在她高中、大学时期,天涯社区都是她搜集信息的地方。林女士还告诉记者,自己曾做过“斑竹”(注:天涯社区每个论坛的版主被称为“斑竹”),也认识了好几位“斑竹”。她曾和一位“斑竹”相约去北京看音乐节,还认识了一位学摄影的“斑竹”,这位“斑竹”还帮林女士免费拍过几部课程短片。

式微: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后知后觉”

天涯社区生于PC时代,“隐退”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世界快速更迭,缺乏敏锐的商业嗅觉,盈利短板难弥补,导致天涯社区在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方面几次错失良机,直到慢慢式微。

学者刘佳慧在《“天涯”沦落》一文中提到,“在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分众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天涯社区的运营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依然保持着大而臃肿的综合社区模式。”

早年天涯社区以弱中心模式发展,崇尚自由、多元,这个阶段的天涯社区藏龙卧虎,成就了一番社区繁荣。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革新,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人们期望能够使用更加方便、更加高效的社交媒体。年代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迅猛增长。移动互联网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上网,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社交媒体也迅速发展起来,推出了许多图像和视频分享平台。

尽管天涯曾经是非常受欢迎的社区之一,但是在这一时期,面对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9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0520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