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
本文字数:字阅读时间:14分钟
9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第49期)于线上举行。百度APP、网易财经、新浪财经、凤凰网财经、搜狐财经、WIND、中国网、同花顺、好看视频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逾60万人次。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宏观经济恢复态势稳定、世界经济复苏逆转风险加大”,知名经济学家毛振华、姚枝仲、马险峰、陆挺、于春海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于春海代表论坛发布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报告。
报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我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进程稳健;
二、世界经济复苏的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加大;
三、激发国内消费力量应对世界经济复苏逆转风险。
报告首先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进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认为我国经济整体复苏进程较为稳健,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在产出和就业等关键指标上,我国经济的恢复进程明显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年2季度,我国实际GDP当季同比增长7.9%;1-2季度,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12.7%。以年1-2季度为基数,年1-2季度实际GDP的两年平均增速为5.5%,比1季度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GDP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GDP水平超过疫情前的高点并延续增长趋势,明显领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城镇就业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5.3%。城镇调查失业率5.1%,既低于年同期的5.6%,也低于年同期的5.2%,就业恢复进程明显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第二,我国生产稳定恢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均保持快速增长,一、二和三产分别累计增长7.8%、14.8%和11.8%,第二产业增速超过第三产业增速,这是疫情前多年没有的情况。制造业占整体经济的比重提升,符合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目标要求。制造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更高速度增长,符合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和提升制造业质量的要求。年1-2季度,服务业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1%。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
第三,从需求侧看,三大需求力量的对比更趋合理。最终消费的力量明显提升,年上半年,最终消费的贡献率61.7%,拉动GDP增长7.8个百分点。三大需求拉动力的大小排序在性质上逐渐趋向于我们对于经济正常状态的期待。消费市场逐步提升,消费反弹和增长较快,但消费增长动能有待强化;固定投资稳定恢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内生动力增强;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的国别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出口增长的动力更趋合理。
第四,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生产侧和需求侧价格分化加剧。8月,CPI同比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核心CPI上涨1.2%,需求恢复进程中出现的服务价格上涨压力,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在很大程度被食品价格的下降所抵消。生产侧的价格增速进一步提高,PPI上涨9.5%,较7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PPIRM同比上涨13.6%,较7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生产侧价格涨幅较大的行业基本都是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态势很可能还要延续,我国生产侧的价格增速也将维持高位。从投入到产出、再到最终消费,价格走势的分化加大。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生产侧价格变化,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尚未对最终消费价格走势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分化形成了对中下游生产者利润的挤压,对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也蕴藏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对家庭需求复苏乃至整体经济复苏构成潜在威胁。
第五,短期中的疫情和灾情冲击导致景气指数下行。制造业仍处于景气扩张区间,但扩张力度有所减弱,小型企业落到景气紧缩区间,新订单指数从扩张区间降至紧缩区间,进口指数和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在紧缩区间继续下滑。8月份,服务业PMI在今年以来首次下滑到紧缩区间,未来有望改善。
综上,我国经济整体复苏进程较为稳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复苏依然在常态化轨道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119.html